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上海.虹口卷(上、下)全两册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上海·虹口卷(套装上下册)》为套装书,分上下两册。对于中华民族来说,21世纪是与中国民间文艺保护的春天一起来到神州大地的。
正如20世纪新中国历史开篇注定要从知识界对民间文艺的关注及其从中寻找现代化的资源与动力开启那样,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精英阶层乃至普通群众,在新纪元伊始之际亦把深沉的目光投向了中华大地上五千年积淀丰厚的民间文艺遗存:几多焦虑,几多审视,几多期待。
书籍目录
前言
上 卷
神 话
喉结与乳房
天狗吃太阳
神农尝百草
传 说
人物传说
女娲三难仓颉
孔夫子的前身
孔夫子在泰州
孔夫子打赌
孔夫子造错字
公冶长
茅荐脱衣见秦皇
关云长名字的来历
关公的脸为啥是红的
关公巧计收周仓
洞里的诸葛——亮
诸葛亮得道
脚踏车的来历
诸葛亮算豁边
孟婆汤
赵子龙之死
韩信关
韩信之子卖法律
脱胎换骨
天下第一关
筑城王袁崧
戒珠寺的由来
隋炀皇帝看琼花
唐太宗和净土宗
武则天得道
华亭清官许为黎
赵家天下杨家将
赵匡胤和少林拳
赵匡胤吃七煞饭
人参娃娃
萧太后和杨大郎
抱膝罗汉
五百罗汉的来历
杨七郎学艺
忠良不断后
包公得宝
望乡台
指腹为婚
苏老泉刮灰
奉旨贪赃
施耐庵装疯
朱元璋朝圣
刘伯温胜过诸葛亮
华太师脱胎换骨
……
下卷
章节摘录
进京乳腐的来历上海奉贤县南桥镇上,有一家老牌字号叫鼎丰酱园。鼎丰酱园制作的“进京乳腐”,红艳艳、香喷喷、酥腻腻、鲜滋滋,誉满全国,远销海外。说起它的名称由来,还有一段传说呢!清朝同治年间,有位姓肖的师傅从浙江海盐来到南桥镇落户,在东街开设了一家酱油作坊,取名鼎丰。他做的红乳腐,味道好极了,受到镇上和四乡百姓的欢迎,但外县却很少有人知道。有一年,一位在京城当大官的王大人回到故乡南桥来替母亲做七十大寿,顺便带家里的人去京里玩。知县老爷要拍王大人的马屁,下令让全县绅商“自愿送礼”,孝敬寿星。肖师傅干的是小本经营,拿不出钱来铸佛像做元宝,便精心制作了一坛乳腐,请人写了张“寿”字斗方贴在坛子上,亲自给王大人送了去。王大人从听差手里接过礼单一看,火气上来了。别家商号送金送银,你鼎丰酱园却送来一坛不值钱的乳腐,分明是瞧不起我这个朝廷命官嘛!一怒之下,叫听差把乳腐全送进猪圈里喂猪去。听差遵命照办,恰巧被王府里一位老厨子撞见了,问清事情经过后,老厨子说:“鼎丰酱园的乳腐是好东西,老爷和你们都是京里来的,不知道。”说完,他就把这坛乳腐从听差手中夺下,抱回到厨房里。过了几天,王大人母亲的生辰做过,全家大小一起坐船离开南桥去京城。动身的时候,老厨子没忘记把肖师傅的那坛乳腐带上一路上慢慢受用。王大人把母亲接去,是想要让老太太好好享福。谁知道年纪大的人移动不得,进京后过不了几天,就病倒在床,饮食不进。王大人把山珍海味送到床前,老太太依然不想吃。做儿子的发急了,跑到厨房里责骂厨子,说他们烧出来的菜味道不好。厨子们有苦说不出来。这时候那位跟随来京的老厨子突然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也许老太太吃不惯北方口味,何不让她试一下从家乡带来的乳腐呢?
后记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上海·虹口卷》列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是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组成部分。本卷是在1988年刊印的《中国民间文学集成上海卷虹口区故事分卷》的基础上编纂成籍的,自2006年9月开始编纂到定稿用了14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我们也曾遇到一些的问题和困难,现作如下说明。 一、历史普查资料的查找、补遗、整理、归纳。本卷的内容主要来自于1986年的民间文学普查工作,大量的资料经过20年的尘封,现在查证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讲述者和记录者的一些基本情况,有的在20世纪80年代的普查工作中被遗漏掉了,而今按照新的编纂要求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对采录者的基本信息做尽可能全面、真实的补遗和整理。 二、虹口区故事家们的传记编写。在20世纪80年代全市开展的民间文学普查工作中,我区首次突破了大城市不存在民间故事家的成见。当时,全市发现15个能讲述100则以上故事的故事家,其中虹口区就有4人,此外,虹口区还发现能讲述50则以上故事的故事家12人,他们所讲述的故事风格各异,许多被《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上海卷》及其他刊物所选用,而今这些故事家们年事已高,有的已辞世,还有的无法查找到本人。但是经过编委会的共同努力,我区16个故事家、故事手的传记均已完成。 三、全卷作品的分类划分问题。本人是2006年毕业来到虹口文化艺术馆工作的,所学又是音乐学专业,此前也从未涉及过与民间文学相关的工作,所以在编纂过程中特别是对作品的分类上,遇到了许多麻烦,但最终在馆领导的鼓励和市集成办老师的耐心引导下,全卷最终按期完稿成籍。 本卷的顺利完成,是与上海市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的指导,中共虹口区委宣传部、虹口区文化局以及虹口文化艺术馆领导的支持分不开的,并要感谢许多专家学者的帮助。在这里尤其要感谢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的阮可章老师,在编纂中他给予本卷莫大的关心和支持。 此外,还要感谢虹口文史馆许天和我馆余仁杰老师为本卷设计的主要传说故事分布图以及何剑平、孙燕君老师所拍摄的照片,他们为本卷增色甚多。 谨向所有关心、帮助过本卷编纂出版工作的领导、专家、朋友们致以谢忱和敬意。由于水平和时间的限制,我们的编选工作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和专家指正! 刘 莹 2007年11月
媒体关注与评论
民间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数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民族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和亲和力的载体,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以及提高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冯骥才
编辑推荐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上海:虹口卷(套装上下册)》是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