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堂风雪松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在《散文公社·山东卷:穿堂风》中,作者雪松以与大地精神往还的纯朴心灵,阅读大地上的事物,感悟大地的内蕴,发现大地上鲜活的生存细节,并依此抒发、延展自己富有诗性的激情、感动和思考。作品情感沉郁,语言富有张力,篇幅短小而存宽厚的精神容量。此前,作者已出版诗集、书法集六种,《散文公社·山东卷:穿堂风》是作者的第一本散文随笔集。
作者简介
雪松,姓名赵雪松,生于1963年春天,山东阳信人,山东大学首届作家班毕业。做过摄影工、文化馆创作员、电视新闻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曾同友人创办民间诗刊《诗歌》,在海内外多种文学杂志和报刊发表诗歌及散文随笔作品近百万字,作品入选多种全国性诗歌散文选本。著有诗集《前方,就是前面的-个地方》等四部。曾获山东省“齐鲁文学奖”等文学奖项。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
书籍目录
穿堂风荒原出城锄头颂二月露天而眠行走的亲戚柏林禅寺正午金色黄河上的月光春天玩泥底色在海边在山中哺乳变迁麻雀小调户外鹰宁静老井白花花的阳光夜晚念老母羊平淡无奇怀念对手葬礼卡洛琳,巴尔大妈及其他词语笔记朋友西行散记生活——在此刻、此处品质写作以民间的道义心仪日记四则空车无语随想旧物泉城,水声……梨园絮语孟良崮的桃花纪念一位双目失明的女孩季节抖颤命运一种凡·高女人母校卧室夜的中心母亲把手陌生的挥手告别仪式乌托邦溶洞谁能将平静坚持到最后何日君再来街道妞妞少年两题梨园小记一盏马灯,一把油纸伞……护身符远去的青草我们从哪里来火把李的梦站立无处可去黄河,作为一种修辞……诗歌中的深情写作为一本时尚杂志所作的卷首语年届四十落叶之美其他,及写作附录读雪松的散文温暖与感念后记
章节摘录
越是鲜明的季节,它的转换越会使他陷入空前的焦虑、忧烦和若有所失,并勾起内心里蛰伏的伤感——时间流逝,恍如昨日,作为一个诗人他竟也无以描述这种精神怪状。它像不软不硬的阳光,在这个夏秋之交,如此不分明、不独立——既失去了皮肤上黏稠的感觉,又不能靠往北方的硬朗——他悬空了。迷茫地呆坐在树叶飘零的窗前。他感觉生命在身体里一点一点地消失,他没有什么借口抓住它——就像面前摊开的书页,那折叠的印痕里就有思绪的过渡,深留着一次会心的冲动、一次重重的思考、一瞬间的彻骨的慵倦无聊。就在岁月的不知不觉中,儿子也在一旁变得陌生了——他也在转换,嗓子在变得沙哑,情绪变得令人难以琢磨,诗人无法用准确的话语同他说话,就像不能用一个适当的——温度与色泽均完美的语词表达一首诗的意思,哪怕是一个句子。
他躺在床上失眠,这是季节转换的结果。他的身体同这种转换构成了一种完全的对应、一种恐慌、一种完全被攫取的空洞。深度失眠影响着他对事物的判断。而在失眠的绝望中,他听见墙角的风呜咽着,他的心也被这风声再次掏空,并被吹得迷迷茫茫。而看看瓦蓝的天空,云彩像洗过的一样贴在上面。
编辑推荐
老屋的穿堂风带来漫长暑期的慵倦、冥想和沉睡。已经过去多久了。我仿佛仍然酣睡在那凉丝丝的草席上梦想翩跹……整个一生最优质的睡眠都在那儿消耗掉了那份沉睡的执着,对于长大后我的经久不息的失眠焦虑仿佛是一种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