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经典戏剧选集曹禺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内容概要

  曹禺23岁,《雷雨》惊世而出。创作《日出》时,他是一个热情如火的少年。之后是野性的《原野》和诗意的《北京人》。他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莎士比亚,有《雷雨》、《日出》传世,就足已不朽了! 在曹禺的戏剧中,充满的是命运的残酷、性格的残酷、生的残酷、死的残酷、爱的残酷、恨的惨酷、场面的残酷、情节的残酷,正是在这样的一系列的残酷中而蕴蓄它的诗意,它的哲学,它的审美的现代性。

  作者简介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中国现当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作。

  书籍目录

  伟大的人文主义戏剧家——曹禺(代序)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雷雨》序《日出》第三幕附记《日出》跋《原野》附记曹禺谈《北京人》

  章节摘录

  序幕后十天的傍晚,在焦大星的家里。天色不早了,地上拖着阳光惨黄的影子。窗帘拉起来,望出去,展开一片莽莽苍苍的草原,有密云低低压着天边,黑森森的。屋内不见人,暮风吹着远处的电线杆,激出连续的凄厉的呜呜声音。外面有成群的乌鸦在天空盘旋……盘旋……不断地呼啸……风声略息,甚至于听得见鸟的翅翼在空气里急促地振激。渐渐风息了,一线阳光也隐匿下去,外面升起秋天的雾,草原上灰沉沉的。厚雾里不知隐藏着些什么,喑寂无声。偶尔有一二只乌鸦在天空飞鸣,浓雾漫没了昏黑的原野。是一间正房,两厢都有一扇门,正中的门通着外面,开门看见近的是篱墙,远的是草原、低云和铁道附近的黑烟。中门两旁各立一窗,窗向外开,都支起来,低低地可以望见远处的天色和巨树。正中右窗上悬一帧巨阔、油渍的焦阎王半身像,穿着连长的武装,浓眉,凶恶的眼,鹰钩鼻,整齐的髭须,仿佛和善地微笑着,而满脸杀气。旁边挂着一把锈损的军刀。左门旁立一张黑香案,上面供着狰狞可怖、三首六臂金眼的菩萨,趺坐在红色的绸帘里。旁边立一焦氏祖先牌位。桌前有木鱼,有乌黑的香炉,蜡台和红拜垫,有一座巨大的铜磬,下面垫起褪色的红棉托,焦母跪拜时,敲下去,发出阴沉沉的空洞的声音,仿佛就是从那菩萨的口里响了出来的。现在香炉里燃着半股将尽的香,火熊熊燃,黑脸的菩萨照得油亮油亮的。烛台的蜡早灭了,剩下一段残骸,只有那像前的神灯放出微弱的火焰。左墙巍巍然竖立一只暗红的旧式立柜,柜顶几乎触到天花板,上下共两层,每层镶着巨大的圆铜片,上面有老旧的黄锁。门上贴着残破的钟馗捉妖图。右窗前有一架纺线机,左面是摇篮,里面的孩子已经睡着了。暗黑的墙上挂着些零星物事。在后立一张方桌,围着几张椅子和长凳。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中国近百年的文学艺术历史上,像曹禺这样始终对于人、人类的命运给予深切的关怀;对于人性给予如此执着的探索和深究;对于人性的美有独到发现的作家,是罕见的。曹禺剧作中有丰富而深刻的人文主义内涵。他的戏剧成为探索人性秘密的试验室,他是人性复杂性的揭秘者和考察者,也是人性深度和广度的探测者。曹禺作为一个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他给我们留下的精神遗产是极为宝贵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 田本相《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不愧是世界现代戏剧创作的高峰之作,直到今天仍有鲜活的生命力。剧本通过清晰的性格,尖锐的戏剧冲突,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活的黑暗与不公,及其对美好事物的扼杀,和给善良人们带来的苦难,从而激发人们更深入地懂得生活,珍惜生活中关好的一切。
  ——北京大学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乐黛云

  编辑推荐

  《曹禺经典戏剧选集》:纪念曹禺先生诞辰百年;曹禺先生四大名剧首次合集出版;著名演员濮存昕、徐帆、陈好、胡军、吕中联名倾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