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培根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培根随笔》是16世纪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和科学家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作。被誉为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它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散文作品之一。 该书初版于1597年,内收10篇文章,1612年再版时增至38篇,1625年第三版时增至58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等诸方面。均结构严密、行文紧凑。培根的随笔短小精悍,力求以最短的篇幅摆足事实,讲清道理,具有诗的凝练圆满和小说的严谨布局,如同园林和建筑一般,给人提供一幅井然有序、层次分明的图画。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文学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英国大诗人雪莱曾在他著名的《诗辩》中称誉道:“培根勋爵是一位诗人。他的语言有一种甜美而又庄严的节奏……他的文章的调子波澜壮阔,冲击你心灵的局限,带着你的心一齐倾泻,涌向它永远与之共鸣的宇宙万象。”《培根随笔》如今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于世界各地,深受各国读者喜爱。1985年,《培根随笔》被美国《生活》杂志评选为“人类有史以来的20种最佳书”之一;同年入选美国《优良读物指南》的推荐阅读书目。
作者简介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和科学家。出身于官宦之家,自小聪明伶俐,12岁即八剑桥大学,23岁就任议员,开始显示自己的政治潜能。不过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伊丽莎白在位时,他并没有受到赏识。直至詹姆斯一世即位,他才时来运转,先是成为新授勋的爵士之一。接着又出任掌玺大臣和大法官等职。后因贿赂而遭弹劾,郁郁终生。他一生著述颇丰。主要作品有《培根随笔》、《学术的进展》、《新工具论》以及《亨利七世史》和《新大西岛》等。其中《培根随笔》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等诸方面,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培根竭力倡导“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韶秀;数学使人缜密;科学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他推崇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马克思称他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不仅在文学、哲学方面成就显赫,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同样建树颇丰,被誉为“法律之舌”、“科学之光”。
书籍目录
一 谈真理二 谈死亡三 谈宗教统一四 谈报复五 谈厄运六 谈作假与掩饰七 谈父母与子女八 谈结婚与独身九 谈嫉妒十 谈爱情十一 谈高位十二 谈胆大十三 谈善与性善十四 谈贵族十五 谈叛乱与骚动十六 谈无神论十七 谈迷信十八 谈旅游十九 谈君权二十 谈诤谏二十一 谈拖延二十二 谈狡猾二十三 谈利己之道二十四 谈革新二十五 谈快捷二十六 谈假聪明二十七 谈友谊二十八 谈花销二十九 谈国家的真正强大三十 谈养生之道三十一 谈猜疑三十二 谈话语三十三 谈殖民地三十四 谈财富三十五 谈预言三十六 谈野心三十七 谈假面剧与演武会三十八 谈人的天性三十九 谈习惯与教育四十 谈幸运四十一 谈放债四十二 谈青年与老年四十三 谈美四十四 谈残疾四十五 谈建房四十六 谈园林四十七 谈协商四十八 谈随从与朋友四十九 谈求情办事者五十 谈学养五十一 谈党派五十二 谈礼貌五十三 谈赞扬五十四 谈虚荣五十五 谈荣誉和名声五十六 谈司法五十七 谈愤怒五十八 谈事变
章节摘录
六 谈作假与掩饰
掩饰是一种荏弱的策略或智谎因为要知道什么时候该讲真话,什么时候该办实事,都需要强健的心智,因此孱弱的政治家都是善于掩饰的行家。
塔西佗说,“莉维娅融会贯通了其夫的谋略与其子的掩饰。”这话的意思是奥古斯都有谋略,提比略善掩饰;而当穆西亚努斯鼓动韦斯巴芗举兵反抗韦特利乌斯时,他说,“我们起兵反抗的既非奥古斯都的明察秋毫,亦非提比略的谨慎或诡秘。”计谋或韬略、掩饰或诡秘的确是不同的习惯与才能,应当加以区分。如果一个人真有洞察秋毫的本领,能看出什么事应当公开,什么事应当保密,什么事应当显露得若明若暗,而且能因人而异,因时而化(这才是塔西佗真正的治国立身的要术),那么对他而言,掩饰的习惯是一种障碍、一种贫弱的表现;然而一个人如果达不到那种明察秋毫的水平,他就只有事事保密、处处掩饰了。因为每当一个人在具体事情上无法选择、难以变通时,笼统地采取这种万无一失的举措实为上策,就好像眼神不好的人行路时蹑手蹑脚一样。毫无疑问,自古以来干练之才办事开诚布公,享有诚实可靠的美名。然而他们就像调教得当的马匹,因为他们明白何时该止步,何时当转弯;而且在他们认为情况确实需要掩饰时,假如他们果真进行了掩饰,那他们诚信、清廉的美名早已远扬,所以几乎不会受到怀疑。
自我掩饰可分三等:第一等是守口如瓶、秘而不宣。他是何种人,叫人看不出破绽,抓不住把柄;第二等,消极掩饰。就是故意放出空气,说他并不是他就是的那种人;第三等,积极作假。就是处心积虑装成他不是的那种人。
关于第一等,秘而不宣。这的确是告解神甫的德行;守口如瓶的人无疑能听到很多告白。因为谁愿意向一个多嘴之人敞开心扉呢?如果一个人被认为能严守秘密,就会招人向他吐露隐私,就像密闭的空气能吸取开放的空气一样。忏悔时的袒露不是为了什么实际用处,而是为了减轻心理的负担,于是,严守秘密的人就用这种手段知道了很多事情。而人们与其说是交心,毋宁说是散心。简言之,秘密应为保密的习惯占有。况且(实话实说),裸露,无论肉体的还是精神的,都是不雅观的。如果人们的举止行为不完全公开,就会增添不少尊严。至于饶舌之辈,他们通常既愚蠢,又轻信。爱说知道的事情的人,也爱谈不知道的事情;因此可以断定:保密的习惯对治国和修身都有裨益。就此而言,一个人的面孔最好让他的舌头讲话。因为一个人的自我由他的面部特征暴露出来是个大弱点、大泄露,要比由人的语言暴露出来不知引人注目、让人可信多少倍。
关于第二等,掩饰。掩饰必然与保密形影不离,因此谁要保密,谁就要在某种程度上进行掩饰:因为人们太精明,不可能让一个人持骑墙态度,不可能既要保密又要不偏不倚。人们一定会用各种问题困扰他、引诱他,探他的口风,这样一来,除非他荒唐得拒不开口,否则一定会说出他的倾向来;即使他不说出来,人们从他的沉默中也会猜出一个大概,跟他说出来没有两样。如果他含糊其辞、故弄玄虚,那也无法坚持长久。所以谁也无法保密,除非他留给自己一点掩饰的余地,掩饰可以说是保密的裙裾。
至于第三等,作伪和假冒。我认为这种做法犯罪的成分多、谋略的成分少,除非它表现在重大而罕见的事情上。因此,作假的习惯(就是这最后一等)是一种恶行,起因不是生性虚伪,就是天生胆小,要不就是因为有重大的心理缺陷;因为这些弱点必须掩盖,就使一个人在别的事情上作假,以免手生。
媒体关注与评论
培根勋爵是一位诗人。他的语言有一种甜美而庄严的节奏,这满足我们的感官。正如他的哲理中近乎超人的智慧满足我们的智力那样;他的文章的调子,波澜壮阔,冲击你心灵的局限,带着你的心一齐倾泻,涌向它永远与之共鸣的宇宙万象。
——(英)雪莱
他拥有高度的阅历、丰富的想象,有力的机智、透彻的智慧。他把这种智慧用在一切对象中最有趣的那个对象,即通常所说的人世上。在我们看来。这是培根的特色。
——(德)黑格尔
编辑推荐
《培根随笔》是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作,被誉为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英语散文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培根的随笔论述的题目有的跟蒙田相近,但写法迥然不同。他的随笔短小精悍,力求以最短的篇幅摆足事实,讲清道理,注重文字的深刻老练、沉重有力,警句格言层见迭出。此外,他的随笔没有西方很多散文随笔作家的那种散漫和随意,而具有诗的凝练圆满和小说的谨严布局,58篇随笔篇篇结构严密、行文紧凑。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文学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读之犹如聆听高人赐教,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