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黄冈中学高考模拟试卷陈鼎常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黄冈中学2009届高考第一、二、三轮训练题”丛书采用“全真模拟”的形式突出它的特点,无论是开放题型还是常规题型的题目数量以及难度,都要求尽量贴近高考、贴近实际、注重创新、注重实用。针对高考一、二、三轮复习的不同时间段和特点,我们把一轮的训练题定位为单元练习,把二、三轮的训练题定位为专题和高考模拟试卷,从三个侧面、三个层次全方位循序渐进地解决学生在三轮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套丛书的内容一部分取自于黄冈中学内部使用和友好学校交流的资料,另一部分是根据最近高考试题变化及时补充的新资料,现结集出版,首次公开面世。这套丛书还体现如下编写思想和特点:
1.适当的习题定位:针对时间段的先后,在习题编排上,本套丛书注重知识点所关联的考点、题型、方法的再巩固与再提高,并且题目的综合和难易程度,都是采用递进的方式逐步向高考靠近。 2.详实的解题提示:书后的习题答案详略得当,对于难题还给出了较为详细的解答,丛书中出现的恰到好处的思路点拨有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本套丛书强调作者的原创题的数量和质量,审稿、校对,层层把关,力争打造成教辅市场的一朵奇葩。尽管如此,丛书仍难免有错误、偏差之处,在此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使之精益求精。
书籍目录
前言黄冈中学2009届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一)黄冈中学2009届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二)黄冈中学2009届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三)黄冈中学2009届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四)黄冈中学2009届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五)黄冈中学2009届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六)黄冈中学2009届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七)黄冈中学2009届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八)黄冈中学2009届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九)黄冈中学2009届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十)黄冈中学2009届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十一)黄冈中学2009届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十二)黄冈中学2009届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十三)黄冈中学2009届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十四)黄冈中学2009届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十五)黄冈中学2009届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十六)黄冈中学2009届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十七)黄冈中学2009届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十八)黄冈中学2009届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十九)黄冈中学2009届高考模拟试卷 语文(二十)参考答案
章节摘录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何处是江南
在古往今来的各式地名中,最为奇妙的应该数“江南”了。
这个地名早在先秦就已问世,但到隋代为止,它主要指长江中游的今湖南、江西一带。
“江南”的现代意义起源于唐代的贞观十道。这个地方先是被叫做“江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国传统中有以左代东的习惯,这一地名又被雅称为“江左”。贞观元年,唐太宗将天下分为十个监察区,称“道”,北方、南方各五道,江南道包括长江以南、南岭以北、西至今贵州、东至黄海的一大片地区。
唐人非常强调地域差异,“塞北”和“江南”就常常被进行对比。“塞北”总是令人想起恶劣的自然环境,残酷的人文环境,而江南呢,从地理位置上它并不位于南方的最南端,它被拉出来是因为它处于环境质量的另一个极端,此地从南朝以来便是有名的“佳丽地”。
这种对比方式让我们有一个有趣的发现,那就是在北方,各地区之间大致是平行的关系,没有哪一个区域可以堂而皇之地以北方代表的身份出现。比如山东与关中,两地经常相互取笑、斗气。史载唐太宗曾谈起山东人如何、关中人又如何,言辞间颇有“同异”,大臣张行成当即跪奏说:“臣闻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以东西为限。”唐太宗才猛然醒悟。而在南方,各区域之间有一个明显的落差关系,岭南自不必说,因为地多瘴疠,西南的巴蜀之地,也因为僻处一隅,有“蜀道难”之称,杜甫有联著名的诗“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由此可见一斑。
真正能够让人想起南方的好处来的是“江淮”。在唐人的概念中,它是“江南”和“淮南”两个地域之和的简称。“淮南”指长江和淮河之间的那个地域,当时留下来一个著名的口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可惜淮南的好地方仅止一处而已。“江南”在上文提到开元二十一年时已有“江南西”“江南东”之分,到了唐后期,“江南西”已经简称为“江西”,照此逻辑,“江南东”该简称为“江东”了吧——可是不,它仍叫“江南”。
唐后期的“江南”有广狭两层含义,广义上指贞观十道中的江南道。由于安史之乱以后“道”的数目增加到几十个,并且转化为事实上的高层政区,此时仍常用贞观十道作为一种提纲挈领的地域概念。
但更常用的是“江南”的狭义,即唐中叶的“江南东道”,此时它已分属宣歙、浙东、浙西三个观察使管辖。其中,宣歙(今皖南)相对于两浙已处于边缘。而浙东(今浙东、浙南)、浙西(太湖流域及今浙北)的两浙之地,唐人又很敏感于吴和越的区别,在当时人心目中,吴地(太湖流域)才是江南的典型。
唐代以降,虽然有时人们把扬州也视作江南的一部分,但地道的江南一直稳定地以今苏南、浙北为中心。
5.下列对“江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江南”得名很古,早在先秦就已问世,所以可称最为奇妙的地名。
B.“江南”是以其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人文环境代表与塞北相对的另一极端。
C.在唐人的概念中,巴蜀、岭南从不属于“江南”,而淮南也不属于“江南”。
D.到了唐后期,江南西道已简称为“江西”,而江南东道则简称为“江南”。
6.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江东”变为“江左”,再变为“江南”,只是把江南的雅称还原为古称。
B.唐人在南北对比中发现北方各地区大致平行,南方各区域有明显的落差。
编辑推荐
《2009届黄冈中学高考模拟试卷:语文(2轮、3轮合订本)》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一套署名“黄冈中学”,使用黄冈中学注册商标,由黄冈中学校长陈鼎常作为丛书主编并亲写前言,且在黄冈中学内部使用的教辅,就是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黄冈中学作业本(含考试卷)(上册/下册)第3版、黄冈中学2009届高考第一、二、三轮第4版、黄冈中学中考总复习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