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清)蘅墉退士 选编,周成 编著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内容概要

  阅读华彩《唐诗三百首》,感受大唐沧桑三百年。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唐诗是中国诗歌的巅峰时期,在此期间。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存世诗歌多达五万首,于是就造就了唐诗这个中华文明最靓丽一道风景线,而《唐诗三百首》则是这道风景线上最精彩的华章。

  作者简介

  作者:(清)蘅塘退士 编者:孟陶宁

  书籍目录

  五言古诗
乐府
七言古诗
乐府
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乐府
五言绝句
乐府
七言绝句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这首诗还有一个题目叫做《闺意上张水部》,“张水部”就是当时的水部员外郎张籍,称官职和用“上”是为了表示尊敬。古人这类酬答赠和之作的题目一般都是“诗歌内容+写给某人”的格式,比如孟浩然那首著名的《临洞庭上张丞相》,诗中的主要内容就是“临洞庭”的所见所感,写诗的目的是“上张丞相”希望得到他的赏识与推荐。按照这个规律,这首诗是写新嫁娘的,并没有“近试”应考的内容,所以,用“闺意”似乎更为贴切些;很多选本用“近试”,恐怕是为了便于理解主旨的缘故。从诗的字面意思来理解:新婚之夜,洞房的红蜡烛要一直燃着,“停”不是歇止而是留续之意;等到天明,新娘子要由新郎陪同,到正厅(堂屋)去拜见夫家的家人,彼此见了面,才算是正式成为夫家的一员,这是古时新婚的传统仪式;新娘子自然要精心妆扮一番,好给夫家人一个完美的印象,可最后还是不放心,就低声忐忑地问新郎:我的眉毛画成这样的“深浅相间式”,符合你们这里的潮流吗?古人画眉很讲究,有很多种眉型,它们各自代表不同的身份和心情,这里的“深浅”不是现在所谓的“浓眉线淡眉线”,应是当时流行的一种眉型。这完全是一个娇媚可爱的新嫁娘在即将第一次亮相时兴奋、忐忑的心理写照,诗人将这番“闺意”献给张水部有什么意义呢?原来,诗人是用类比的方法“投诗问路”,向时任主考官之一的张籍打探即开的考试情况。诗人就好比是诗中的新娘,张籍就好比是新郎,其他主考官自然就是诗中的“舅姑”,而“画眉深浅”则成了诗文好坏的意思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蘅塘退士原序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

  编辑推荐

  《唐诗三百首》为国学典藏,名著精读,感受国学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