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场迈克尔·里德帕斯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内容概要

  伦敦徳琼投资公司里,昔日的奥运长跑铜牌得主保罗仅用半年时间,就能处理上亿元的欧洲债券交易。就在他准备大展宏图之际,偶然发现了一桩跨国集资舞弊案,导致了公司巨额资金的流失。此时,他暗恋的女同事,律师出身的蔡特小姐突然被人神秘暗杀。为伸张正义,他毅然开始了艰难的明查暗访,掌握了许多确凿证据,自己却成了舞弊案阴谋团伙的追杀目标。但他不畏艰险,在同事和朋友的帮助下,终于将一个跨国投机团伙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作者简介

  迈克尔·里德帕斯,曾在伦敦的国际银行做过整整八年证券交易商。之后加入英国顶级私募股权投资集团——安佰深公司。在他手中,每一分钟都可能带来数百万美元的盈利或亏空。
  在《交易场》中,他以自己的经验为蓝本,讲述了伦敦证券交易商寻找谋杀自己同事真凶的冒险经历。1995年,小说在全世界发行,为他赚取了100万英镑的版税。三个月蝉联《星期日泰晤士报》的畅销书榜。

  章节摘录

  “等一等。这笔交易我得考虑考虑。”
  “行。但你得快点。你该知道我们已经给了东京三个亿。”电话挂断了,卡什又忙着去接下一个电话。
  我几乎没有时间去收集信息再做出决定。我敲出了哈里森兄弟公司推销员戴维·巴勒特的电话号码。我把卡什的话对戴维重复了一遍,并征求他对这笔交易的意见。
  “我不喜欢这个债券。尽管听起来价格不错,但你还记得两星期以前上市的世界银行发行的债券有多么糟糕吗?眼下没有人购买欧洲债券。我想我在英国的客户谁也不会去买它的。”戴维那清清楚楚、不紧不慢的语调透着颇有分量的经验之谈和分析洞彻的真知灼见。大多数情况下,他的判断都准确无误,从而逐渐培育起一个忠实的客户群。
  “你的看法很有帮助,谢谢。”说完,我挂上了电话。
  又一个指示灯闪烁起来。这回是克莱尔·杜哈梅尔打来的电话。她是一个能言善辩、很有推销能力的法国女人,为洛桑一日内瓦银行出售债券。
  “保罗,你好。日子过得怎么样?你今天准备从我这里买点债券吗?”她那低沉沙哑的口音是精心斟酌过的,甚至连铁石心肠的客户听了也难免不为之心动。
  那天上午,我根本无暇听克莱尔在电话上调情闲聊。尽管克莱尔竭力藏而不露,但她确实具有过人的判断力。我急需听听她的意见,“你认为新瑞典债券怎么样?”
  “简直可笑!那不过是个蹩脚货,十足的蹩脚货。我讨厌眼下的市场行情。我的客户以及我的交易员也有同感。实际上,要是你想买的话,我敢保证他们会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你。”
  她的意思是,她的交易员对新瑞典债券毫无好感。一旦该债券上市,他们将设法把债券抛出去,以期今后以更便宜的价格重新吃进。
  “布卢姆菲尔德-韦斯投资银行说,这笔交易的大部分已经投放到东京市场了。”
  克莱尔略带愠怒地答道:“我得眼见为实。当心点,保罗。很多人由于听信卡什·卡拉汉的话赔了大钱。”
  接下来几分钟里,我面前仪表板上的指示灯频频闪烁。推销员们纷纷来电话洽谈生意,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喜欢这种债券。
  我需要仔细考虑一下,便吩咐我们的助手卡伦把所有打进来的电话都挡回去。我喜欢这笔交易。眼下市场非常疲软是事实。两星期以前世界银行发行的债券进展不利也是事实。但是,打那以来不曾发行过新债券。我感觉到投资者都手攥现金等待时机购进合适的债券。这新瑞典债券很可能就是他们所期盼的债券,其收益率显然颇具吸引力。
  最令人感兴趣的是日本方面。如果卡什说的是实话,他们的五亿美元债券确实已在日本售出三亿的话,那么,这笔交易会非常看好。不过,我该相信卡什吗?他该不是把我这个在证券市场仅仅摔打了六个月的二十八岁新手当傻瓜吧?要是汉密尔顿在这儿,他会做出什么决定?
  我环顾四周。我想应该与杰夫·理查兹讨论一下此事。杰夫是汉密尔顿的副手,负责掌管本公司在货币和利率方面的战略目标。但此君凡事都喜欢以极其精确的经济分析为依据。他可不喜欢做新债券交易。我朝他的办公桌望过去,见他正在把一本统计账簿上的数字输入电脑。最好还是别去惊动他。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作者将金融业的秘密洞若观火,将其深奥复杂不为外人所知的一面如此完美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使小说更贴近真实的生活……他在写作上也将获胜。
  ——《纽约时报》

  编辑推荐

  伦敦券商亲历金融黑洞,蝉联《泰晤士报》《纽约时代》畅销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