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中篇小说经典【德】威廉·豪夫 等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本书收集了众多德语名家的经典中篇作品,如海泽的《台伯河畔》、克莱斯特的《圣多明各的婚约》、凯勒的《被滥用的情书》、施托姆的《双影人》等。这些中篇小说篇篇精彩“好看”,其富于浪漫传奇色彩和戏剧性的故事要么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要么妙趣横生、幽默风趣,读来十分过瘾。
作者简介
威廉·豪夫(Wilhelm Hauff,
1802—1827),德国19世纪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在德国文学史上是个彗星似的人物。他的作品大都是他逝世前一两年写成的,主要有长篇小说《列希登斯泰因》(1826)、《艺术桥畔的女乞丐》(1826)、《皇帝的画像》(1827)等。在他的整个创作中,童话创作占有重要地位,并使他举世闻名。他的童话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保尔?海泽(Paul Heyse,
1830—1914),德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和诗人。其作品数量颇丰,但主要成就仍体现在其技艺精湛的中、短篇小说中。他的作品总是力求发掘出人性中的善和美,讴歌人与人之间纯洁无私的爱情、友谊以及舍己忘我的高尚品德;故事情节尤其富有戏剧性,曲折紧张,引人入胜。
迈耶尔(Conrad Ferdinand Meyer,
1825—1896),瑞士著名的中篇小说家,尤其在历史小说这一特定的题材范围内,更取得了整个德语文学史上无人堪与比肩的成绩,为后世留下了一批脍炙人口的佳作,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宝库。代表作有收入本集的《圣者》和《护身符》等。
特奥多尔?施托姆(Theodor Storm,
1817—1888),德国19世纪中叶著名的小说家和抒情诗人,德国“诗意的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生于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胡苏姆小镇,早年曾从事法律工作。他的主要成就在中短篇小说方面,其最受欢迎的作品是《茵梦湖》,它为施托姆赢得了小说家的声誉。作为19世纪德国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施托姆以五十余篇小说为德国“诗意的现实主义”文学作了最好的注解。
书籍目录
Novelle——德语文学多姿多彩的奇葩
Novelle
[ 德国] 歌德
赌运
[ 德国] 霍夫曼
圣多明各的婚约
侯爵夫人封? O
[ 德国] 克莱斯特
冷酷的心
[ 德国] 威廉? 豪夫
双影人
白马骑者
[ 德国] 施托姆
被滥用的情书
[ 瑞士] 凯勒
山中水晶
[ 奥地利] 施迪夫特
护身符
圣者
[ 瑞士] 迈耶尔
台伯河畔
安德雷亚? 德尔棻
[ 德国] 海泽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冷酷的心(威廉•豪夫) 谁要是到斯瓦本地区旅游,可别忘记去黑森林里转一转,倒不是想让你瞧瞧那些并非到处都能见到的茂密挺拔的枞树,而是想让你看看那儿的人们。他们和周围的居民明显地不一样。比起一般人来,他们长得更高大些,肩膀更宽,四肢也更强壮。这似乎是因为清晨枞树散发出令人精力充沛的香气,使他们从青年时代起就比河谷和平原地区的人呼吸更舒畅,眼睛更明亮,人也更勇敢,尽管也更加粗野。不仅是言谈举止和个头儿不一般,他们的风俗习惯和穿着也和森林外边的人大不相同。巴登黑森林的居民穿得最漂亮,男人们蓄着胡子,随它在下巴周围自生自长。他们的黑色紧身上衣,宽大而又打有很多褶的马裤,红色的袜子以及宽宽的圆盘上耸立的尖帽子,使他们看起来虽说有些奇特,但却显得挺庄重,令人肃然起敬。他们的职业主要是制造玻璃器皿,也生产钟表,并运到外地去卖。森林的另一端也住着这个民族的同胞,然而由于工作不同,他们的习俗也就和制造玻璃器皿的人两样。他们做木材生意,砍伐森林里的枞树,把它们扎成筏子,放到纳果德河中漂进涅卡河,再从涅卡河的上游顺流而下,漂入莱茵河,一直抵达荷兰。沿江的人们都认识黑森林的伐木工和他们长长的木筏。在沿河的每一座城市,黑森林的人都要停靠一段时间,在那儿得意地等待着顾客来买他们的木材和木板。最结实、最长的木料他们多半卖给荷兰人去造船,能得到一笔好价钱。他们已习惯过一种粗野而流动的生活,喜欢的是高坐在木筏上顺流而下,头疼的是沿着河岸步行走回家去。因为生活方式不同,他们的服饰也和黑森林那些玻璃匠有所区别。他们穿深色的亚麻紧身上衣,宽阔的胸膛面前吊着巴掌宽的绿色裤背带,下面是黑皮长裤,裤兜里露出的铜尺子像勋章一样引人注目。然而,他们的骄傲和快乐却是他们的靴子,这可能是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没有的最高的靴子,可以使劲朝上拉,一直拉到膝盖上边尺把高的地方。这样,驾筏人即使在三尺深的水里走来走去,都不怕把脚弄湿。直到不久以前,黑森林的居民们都还认为有森林精灵存在,这愚蠢的迷信最近才真正被消除掉。令人惊讶的是,传说中住在黑森林里的精灵穿着打扮也是不一样的。人们肯定地说,小“玻璃人”,也就是那个三尺半高的好心肠的小精灵,从来都是戴着宽边小尖帽,穿着紧身上衣和打褶的马裤,脚穿红色的小袜子。游荡在森林另一端的荷兰人米歇尔呢,据说则是一个宽肩膀的巨人,这家伙总是一身放筏工的打扮。还有几个声称见过米歇尔的人信誓旦旦地说,他们可不乐意掏自己腰包去买几条牛,以便用它们的皮给这个巨人做双靴子。“靴子大得不得了,普通人站进去只能露出脖子。”他们这样说,还保证绝对没夸大其词。我想给你们讲的,就是发生在一个黑森林青年与森林两端的精灵之间的奇特故事。 …… 白马骑者(施托姆) 我这儿打算讲的故事,还是半个多世纪前,我在我的太外婆斐得逊老参议员夫人家里得知的。一天,我坐在她的扶手椅旁,专心一意地读一本蓝色硬纸封面装帧的杂志,记不清是莱比锡的什么“文摘”呢,或者是《汉堡帕普文摘》[1]。回想起那位八十开外的老太太不时伸出手来抚摸她曾孙我的脑袋的情景,我现在还不禁感到阵阵战栗。她自己和她的那个时代都早已进了坟墓;后来,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寻找那份杂志,却始终没有找着,所以既不能担保自己讲的一定是事实,也不愿在有谁提出异议时站起来进行辩解。我能肯定地告诉诸位的只是,从那以后,尽管并没有任何外界的刺激在我心中唤起对它的回忆,我却再也忘不了这个故事。
媒体关注与评论
保尔·海泽塑造出了一种具有古代人式的纯朴和真挚热情的光辉典范,赋予单纯的自然肌体以热烈绚丽的色彩,从而产生出了特殊的魅力。——【瑞士】凯勒为了简单明白地指出特奥多尔?施托姆的小说特点,我不知道还有比称它们是一位抒情诗人写的小说更好的说法。——【德】保尔?海泽施托姆的小说真是细腻优美到了极点……弥漫着一种十分特殊的诗一般的馥郁之气。——【俄】屠格涅夫(克莱斯特)没有任何心理分析的小气泡掺进这种玻璃般透明的叙事之中,正是这种叙事过程中,客观的东西神奇地变做了透明。——【奥地利】茨威格
编辑推荐
《新陆文库•德语卷:德语中篇小说经典》包括:《双影人》《冷酷的心》《圣多明各的婚约》《台伯河畔》等。歌德、凯勒、施托姆、迈耶尔、海泽等这些德语名家写就的经典中篇故事以一时一事为题材,像生命力旺盛的山花野草一般,在德语国家的土地上生长出来,令人回味无穷。杨武能执译,陆智昌设计,适于收藏与馈赠。德语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权威译本带来最“好看”的德语文学。关于“新陆文库”:也许阅读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内容丰盛,载体日趋便利且多样。但对于真正的读者和图书珍藏者来说,一个新的时代才刚要启程。我们相信,在这个即将到来的时代里,只有该时代最好的文字和经过时间沉淀的经典才被印在纸上;而这些付印的纸张,在装帧设计和印制上,会充分地尊重我们的阅读体验和审美要求,尤为值得收藏。“新陆文库”看到了这样一个时代的帷幕正被拉开,并试图成为其中最早的先行者之一。
名人推荐
保尔•海泽塑造出了一种具有古代人式的纯朴和真挚热情的光辉典范,赋予单纯的自然肌体以热烈绚丽的色彩,从而产生出了特殊的魅力。——(瑞士)凯勒为了简单明白地指出特奥多尔•施托姆的小说特点,我不知道还有比称它们是一位抒情诗人写的小说更好的说法。——(德)保尔•海泽施托姆的小说真是细腻优美到了极点……弥漫着一种十分特殊的诗一般的馥郁之气。——(俄)屠格涅夫 (克莱斯特)没有任何心理分析的小气泡掺进这种玻璃般透明的叙事之中,正是这种叙事过程中,客观的东西神奇地变做了透明。——(奥地利)茨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