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鲁迅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内容概要

  《呐喊》作品写作于我国新旧文学交替的时期,它们以深广的历史内容和高超的文学技巧相结合,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座高峰。鲁迅曾说:这些作品的出现,“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又因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激动了青年读者的心”。作品有于揭示生活的本质意义,取材灵活,表现形式灵活多样。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真实。鲁迅主张文学创作用“白描”手法,“如实描写”,“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作品中展现的生活场景、水乡风情、民俗风貌、城镇景致、人物的言行姿态,就像生活本身那样真实、自然,犹如身临其境。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幼年时受诗书经传的教育,青年时代则受到“进化论”影响。后来东渡日本学医,又弃医从文,立志用文学来改变国民落后的精神面貌。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1918年至1926年,陆续创作并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和《仿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华盖集》等。1927年至1935年期间,又创作了小说集《故事新编》和大量杂文。除此之外,他还翻译了俄国作家果戈理的《死魂灵》等大量作品。有《鲁迅全集》行世。

  书籍目录

  狂人日记孔乙已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和喜剧社戏

  章节摘录

  社戏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前十年是绝不看,因为没有看戏的意思和机会,那两回全在后卜年,然而都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第一回是民国元年我初到北京的时候,当时一个朋友对我说,北京戏最好,你不去见见世面么?我想,看戏是有味的,而况在北京呢。于是都兴致勃勃的跑到什么园,戏文已经开场了,在外面也早听到冬冬地响。我们挨进门,儿个红的绿的在我的眼前一闪烁,便又看见戏台下满是许多头,再定神四面看,却见中间也还有儿个空座,挤过去要坐时,又有人对我发议论,我因为耳朵已经喤喤的响着了,用了心,才听到他是说“有人,不行!”我们退到后面,一个辫子很光的却来领我们到了侧面,指出一个地位来。这所谓地位者,原来是一条长凳,然而他那坐板比我的上腿要狭到四分之三,他的脚比我的下腿要长过三分之二。我先是没有爬上去的勇气,接着便联想到私刑拷打的刑具,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走了许多路,忽听得我的朋友的声音道,“究竟怎的?”我回过脸去,原来他也被我带出来了。他很诧异的说,“怎么总是走,不答应?”我说,“朋友,对不起,我耳朵只在冬冬唣唣的响,并没有听到你的话。”后来我每一想到,便很以为奇怪,似乎这戏太不好,——否则便是我近来在戏台下不适于生存了。第二回忘记了哪一年,总之是募集湖北水灾捐而谭叫天还没有死。捐法是两元钱买一张戏票,可以到第一舞台去看戏,扮演的多是名角,其一就是小叫天。我买了一张票,本是对于劝募人聊以塞责的,然而似乎又有好事家乘机对我说了些叫天不可不看的大法要了。我于是忘了前几年的冬冬唣唣之灾,竟到第一舞台去了,但大约一半也因为重价购来的宝票,总得使用了才舒服。我打听得叫天出台是迟的,而第一舞台却是新式构造,用不着争座位,便放了心,延宕到九点钟才去,谁料照例,人都满了,连立足也难,我只得挤在远处的人丛中看一个老旦在台上唱。那老旦嘴边插着两个点火的纸捻子,旁边有一个鬼卒,我费尽思量,才疑心他或者是目连的母亲,因为后来又出来了一个和尚。然而我又不知道那名角是谁,就去问挤小在我的左边的一位胖绅士。他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了我一眼,说道,“龚云甫!”我深愧浅陋而且粗疏,脸上一热,同时脑里也制出了决不再问的定章,于是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三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到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然而叫天竞还没有来。我向来没有这样忍耐的等候过什么事物,而况这身边的胖绅士的吁吁的喘气,这台上的冬冬喤喤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加之以十二点,忽而使我省悟到在这里不适于生存了。我同时便机械的拧转身子,用力往外只一挤,觉得背后便已满满的,大约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我后无回路,自然挤而又挤,终于出了大门。街上除了专等看客的车辆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行人了,大门口却还有十几个人昂着头看戏目,别有一堆人站着并不看什么,我想:他们大概是看散戏之后出来的女人们的,而叫天却还没有来……然而夜气很清爽,真所谓“沁人心脾”,我在北京遇着这样的好空气,仿佛这是第一遭了。这一夜,就是我对于中国戏告了别的一夜,此后再没有想到他,即使偶而经过戏园,我们也漠不相关,精神上早已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了。但是前几天,我忽在无意之中看到一本日本文的书,可惜忘记了书名和著者,总之是关于中国戏的。其中有一篇,大意仿佛说,中国戏是大敲,大叫,大跳,使看客头昏脑眩,很不适于剧场,但若在野外散漫的所在,远远的看起来,也自有他的风致。我当时觉着这正是说了在我意中而未曾想到的话,因为我确记得在野外看过很好的戏,到北京以后的连进两回戏园去,也许还是受了那时的影响哩。可惜我不知道怎么一来,竞将书名忘却了。至于我看那好戏的时候,却实在已经是“远哉遥遥”的了,其时恐怕我还不过十一二岁。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为了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增强课文课程的现代意识,大力推进新型的学习方式,国家教育部分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颁布了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内容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是教学、评估的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体现着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同原业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目标和基本理念都作了新的高速根据新的教改精神和课程理念,新标准对原有大纲中关于语文课外读物的具体篇目作了较大的改动,并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要求广大中小学生阅读。为此,我们编辑出版了这套“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丛书的书目均为新标准所指定。为了帮助学生阅读,我们在每部名著的前面都附上一篇导读文章,深入浅出地介绍该书的有关情况。

  编辑推荐

  《呐喊》编辑推荐:为了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增强课文课程的现代意识,大力推进新型的学习方式,国家教育部分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颁布了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内容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是教学、评估的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体现着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同原业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任务、目标和基本理念都作了新的高速根据新的教改精神和课程理念,新标准对原有大纲中关于语文课外读物的具体篇目作了较大的改动,并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要求广大中小学生阅读。为此,我们编辑出版了这套"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丛书的书目均为新标准所指定。为了帮助学生阅读,我们在每部名著的前面都附上一篇导读文章,深入浅出地介绍该书的有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