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林允明 编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内容概要

  本书是根据机械工业部中等专业学校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设备管理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其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 全书共11章,内容包括设备管理概述、设备资产管理、设备前期管理、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设备的润滑管理、设备的故障管理与状态检查、设备的修理、备件管理、设备的更新改造、动力设备管理以及现代管理方法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本书为中专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教材,也可作为职业教育、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干部的学习用书。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设备管理概述 第一节 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设备管理的发展 第三节 现代设备管理的基本思想 第四节 我国设备管理的方针和政策 思考题第二章 设备资产管理 第一节 固定资产 第二节 设备的分类 第三节 设备资产的动态管理 第四节 设备资产管理的基础资料 思考题第三章 设备的前期管理 第一节 设备投资规划 第二节 外购设备的选型与购置 第三节 自制设备管理 第四节 国外设备订货管理 第五节 设备安装 第六节 设备使用初期的管理 思考题第四章 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第一节 设备的技术状态 第二节 设备的使用 第三节 设备的维护 第四节 设备事故 思考题第五章 设备的润滑管理 第一节 设备润滑管理的组织与任务 第二节 润滑管理制度与职责 第三节 设备润滑管理的技术基础 第四节 润滑图表及常用表式 第五节 设备润滑方式与装置 第六节 润滑材料的消耗与节约 思考题第六章 设备的故障管理和状态检查 第一节 设备的可靠性 第二节 故障分析与故障管理 第三节 设备的点检 思考题第七章 设备的修理 ……第八章 备件管理第九章 设备的更新改造第十章 动力设备管理第十一章 现代管理方法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四节 我国设备管理的方针和政策  我国70年代以前,企业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都是由各行业主管部门自行制定和实施的,没有统一的规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特别是1982年4月,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设立了设备管理维修办公室,加强对工业交通各部门设备管理业务的综合管理。  1987年7月28日,国务院以国发(1987)68号文件发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它成为我国第一个由国家批准的设备管理法规性文件,为我国设备管理工作指明了方针、政策。该文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作为设备管理的战略目标,谋求良好的设备投资效益,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实现的途径是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使寿命周期费用经济合理,其中包括对设备设置费和维护费的权衡与决策。  2)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设备管理和维修技术水平,以适应结构日益复杂的设备使用要求。鼓励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维修技术,推广采用以状态监测为基础的预防维修方法,在修理工作中积极采用“三新”(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技术。  3)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五条原则,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设备管理指导方针。  4)适应深化改革中政府部门职能转变的需要,各级政府管理部门,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设备的行业管理,对企业设备管理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组织制定本行业设备管理的规划和规章。  5)明确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参与设备的规划、选购及安装、调试工作,在强化设备管理职能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6)适应企业经营承包的需要,把企业设备管理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列入厂长任期责任目标,进行考核。防止企业在承包中出现拼设备、吃老本的短期行为。企业领导对设备管理的职责是:不仅保持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而且使设备固定资产增值  7)有计划地加速对老设备的改造和更新,制定中、长期和年度计划,组织实施。  8)强调做好设备管理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加强企业设备管理中数据不全、情况不清的薄弱环节,为实现设备管理现代化创造条件。  9)采用多种形式,对设备管理专业人员、操作工人和维修工人进行教育与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素质。  10)定期开展设备管理评优活动,表扬优秀企业,推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为了贯彻文件精神,原国家机械委员会于1988年4月颁发《机械工业企业设备管理规定》和《机械工业企业现代设备管理水平要求》,作为行业设备管理的补充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