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技术实习孔庆华 黄午阳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内容概要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和机械学科课程指导小组工作会议的最新指导思想,及全国专业调整会议关于通才教育的精神,结合多数院校的教改经验和实际情况,以提高起点、加强“三新”、拓展知识面、适应宽口径机械类教学要求为纲,在《机械制造基础实习》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改革传统教材体系的力度而编写的。? 本书共分四篇(十二章):第一篇工程材料导论,包括工程材料的分类、用途、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及表面处理技术;第二篇材料成形技术,包括金属的液态成形、金属的塑性成形、金属的焊接成形、工程塑料的成形工艺;第三篇制造装备与方法,包括机床、刀具、夹具、量具和机械制造方法;第四篇先进制造技术,包括特种加工、机械制造自动化。 本书内容丰富、简明,概念清楚,叙述通俗、便于学习,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系列课程改革之一的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教材,也可供近机类、非机类各专业和成人教育等相关专业选用。?

  书籍目录

  前言绪论第一篇 工程材料导论 1 工程材料和处理技术 1.1 工程材料 1.2 热处理 1.3 表面处理技术第二篇 成形技术 2 液态金属的铸造成形 2.1 砂型铸造 2.2 清理铸件和分析缺陷 2.3 铸造工艺图 2.4 特种铸造 3 金属的塑性成形 3.1 金属坏料的加热和锻件的冷却 3.2 自由锻造 3.3 模型锻造 3.4 板料冲压成形 3.5 锻压先进工艺 锻压机械及自动化 4 金属的焊接成形 4.1 手弧焊 4.2 气焊和气割 4.3 其他焊接方法 4.4 焊接变形和缺陷 5 非金属材料的成形 5.1 工程塑料的成形 5.2 橡胶制品的成形 5.3 特种陶瓷的成形第三篇 制造装备与方法 6 机床、刀具、夹具和量具 6.1 金属切削机床 6.2 切削刀具 6.3 夹俱 6.4 零件技术要求和测量 7 机械加工 7.1 车削加工 7.2 刨削加工 7.3 铣削加工 7.4 插齿和滚齿 7.5 磨削加工 8 钳工 8.1 划线 8.2 锯切 8.3 锉削 8.4 钻削和镗削 8.5 攻螺纹和套扣 8.6 刮削和研磨 8.7 装配 9 切削加工工艺应用 9.1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 9.2 典型零件工艺过程第四篇 先进制造技术 10 特种加工 10.1 电火花加工 10.2 电化学加工 10.3 化学加工 10.4 高能束加工 10.5 物料切蚀加工 10.6 复合加工 11 快速成形技术 11.1 快速成形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11.2 快速成形系统及其应用 12 机械加工自动化 12.1 高效机床及自动线 12.2 成组技术 12.3 工业机器人 12.4 数控加工及机械制造系统 12.5 独立制造岛实验……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3.1.3加热产生的缺陷及防止  1)氧化  金属加热时,炉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氧化性气体与金属表面发生剧烈的氧化(()xidi- ze),结果生成氧化皮。氧化皮的生成不仅造成了金属材料的损耗,而且还影响到锻件的质量和炉子的使用寿命。在模锻时,往往由于氧化皮致使锻模磨损加剧,模锻件表面质量下降。每加热一次,由于氧化而造成的烧损量约占坯料质量的2%~3%为了减少氧化皮的生成,对于一般火焰加热炉,应对其加热工艺采取以下措施:  (a)在保证加热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快速加热,尤其是高温的加热阶段,尽量采用少装料、勤装料的操作方法。因为加热时间越长,生成的氧化皮越多.力Ⅱ热温度越高,金属材  料的氧化越剧烈。  (b)在燃料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严格控制送风量,以免炉内剩余氧气过多,产生过多的氧化皮。  (c)控制炉气成分,如钢料在l000℃以下时,采用氧化性炉气,由于氧化速度尚不剧烈,故生成的氧化皮易于清除;当超过l000℃时应采用还原性炉气,以免生成过多的氧化皮。  (d)注意减少燃料中的水分,防止冷空气进入炉膛。  2)脱碳  金属材料在加热过程中,其表层的碳在高温下与氧或氢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或甲烷而被烧掉,造成金属材料表层的碳分降低,这种现象称为脱碳(Decarbonize)。  脱碳后的金属材料变软,强度和耐磨性降低,若脱碳层深度大于锻件加工余量,就会严重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  为减少脱碳可采用快速加热的方法——加热前在坯料表面涂上保护涂料,缩短高温阶段的加热时间,加热好的坯料应尽快出炉锻造。  3)过热  一般把金属由于加热温度过高或高温下的保持时间过长引起晶粒粗大的现象称为过热(()ver}leat)。金属材料过热后,其塑性有所降低,且锻造后锻件的晶粒粗大,降低了金属材  料的力学性能。  过热与加热温度、加热时间有关,主要取决于前者。当加热温度未达到过热温度时,加热  时间长短对晶粒显著粗化并无多大影响。  过热所造成的粗晶粒组织,可用增加锻打次数或调质或正火的方法细化晶粒。但这会增加工序,降低生产率和提高加工成本。对于那些含有多种元素的钢(如高铬镍奥氏体钢),出现过热组织后,即使用热处理方法也不能消除,因此应该防止过热现象。  4)过烧  加热温度超过始锻温度过多,使晶粒边界出现氧化及熔化的现象称为过烧(Bu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