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交通建设刘小明 等 著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内容概要

  《北京奥运交通建设》是北京奥运交通丛书之四,主要从道路网络、轨道交通、交通枢纽、奥运临时交通设施和交通设施养护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北京奥运筹办过程中所进行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包括概述、道路网络建设、轨道交通建设、交通枢纽建设、奥运临时交通设施建设及交通设施养护。《北京奥运交通建设》可作为政府部门、大型活动组织人员决策和工作参考用书,也可作为交通工作者、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教学的参考资料。

  书籍目录

  概述1.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策略1.2 交通设施建设成果综述道路网络建设2.1 场馆周边道路2.2 城市道路2.3 高速公路2.4 郊区公路轨道交通建设3.1 轨道交通总体情况3.2 重点地铁新线基本情况3.3 丁程建设情况及特色3.4 典型工程案例3.5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3.6 轨道交通发展前景交通枢纽建设4.1 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4.2 东直门交通枢纽4.3 西直门综合交通枢纽4.4 北京南站丁程4.5 动物园(西苑)交通枢纽4.6 六里桥交通枢纽奥运临时交通设施建设:5.1 奥运临时场站5.2 场馆周边交通标志标识5.3 无障碍设施建设交通设施养护6.1 地铁1号线和2号线消隐改造6.2 城市道路养护6.3 公路养护6.4 一般公路养护图索引表索引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交通标志标识作为为运动员、技术官员等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和观众提供准确、便利的道路交通引导服务的.临时设施,是奥运交通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奥运交通标志标识分为城市道路标志标识、场馆交通标志标识、场馆外围交通标志标识以及奧林匹克专用道标识等。城市道路标志标识指引连接所有竞赛场馆、非竞赛场馆、独立训练场馆、签约酒店、定点医院和交通场站等奥运会残奥会涉及场所。场馆交通指路标识为场馆交通运行的车辆、人员提供准确、清晰、快捷、方便的交通引导服务,是保障奥运会、残奥会赛时场馆安保封闭线内车流、人流有序、安全运行的基础。场馆外围交通标志标识包括从枢纽、临时交通场站、地铁公交站至场馆的指路标识以及从场馆至枢纽、临时交通场站、地铁公交站等的疏散标志标识。奥林匹克专用道标识是沿奥林匹克专用道布设的专用标记、标线。交通标志标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分别实施”的原则进行布设,城市道路标志标识、奧林匹克专用道标识和场馆外围标志标识由北京市政府负责,场馆交通标志标识由奥组委负责。早在2007年“好运北京”测试赛时,奥组委和北京市有关部门就在奥运公园、顺义水上公园等场馆围进行了设置标志标识的工作示范,为奥运会残奥会运行设置交通标识积累经验(图5-5、图5-6)。

  后记

  《北京奥运交通丛书》在有关单位的鼎力配合下,终于付梓印刷了,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和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在组织丛书的编著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北京公交集团、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公司、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司、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北京市公联公路联络线公司、北京市市政路桥集团、北京祥龙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原北京奥组委交通部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刘小明、王兆荣、全永桑、郭继孚、郭卫亮、孙壮志等同志对丛书的架构和内容设计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张长荣、郭卫亮、张奋搏、冯陶等同志对本书编写做了大量的工作,庄建华、陈伏虎、杜文龙、周凌、许焱、侯小明、周宏亮、沈志强、刘鲁未、杨帆、赵桂芳、邢文耐、郑国富、申海慧、李永胜、于跃波、张东旭、闫亚丽、赵连山、吴宝华、徐会杰、王洪光、李峰、许力行、李波、黄崑、刘宏峰等同志提供了大量的资料或参加了编写工作。

  编辑推荐

  《北京奥运交通建设》:北京奥运交通丛书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