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型设计与技术吴帆 编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推荐教材·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双证系列:发型设计与技术》是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形象设计专业双证系列之一。按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形象设计专业人员对于色彩的实际应用能力。发型设计与技术是形象设计专业中一个非常重要和实用的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发型知识、发型技术及发型设计美学等三大部分的知识点。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着重于毛发基础知识、发型制作技术、发型设计美学原理及应用等几个方面,对于中外发型发展的历史做了充分的梳理和详细的阐述,尤其强调现代发型设计的发展趋势与优秀发型设计作品的赏析,非常适合口常教学使用,即便是初学者或是爱好者,也能通过阅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推荐教材·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双证系列:发型设计与技术》了解毛发造型的方法和审美,是一本很好的教材和参考。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推荐教材·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双证系列:发型设计与技术》实用性较强,适用于人中专院校形象设计、服饰设计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事形象设计行业的专业人士,也可作为形象设计师等相关职业技能培训用书。
作者简介
吴帆,1991年,毕业于东华大学1993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与服装系研修1999年,香港演艺学院舞美系研修2002年,武汉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文学硕士2005年,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访问学者现任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形象设计专业主任,副教授主要社会兼职:美国剧场技术学会(USITT)会员中国影视技术学会化装委员会会员中国流行色协会会员国家劳动部“高职形象设计专业双证系列教材”主编深圳市化妆师职业技能鉴定专家组组长主要学术成果:“服装性别转换的心理探究”等论文入编《装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服装教育与产业的关系”为2005新西兰服装教育研讨会演讲论文“图腾再生:谈新西兰、澳大利亚原生态艺术再设计”入编《艺术教育》“关注创意产业,探索艺术设计教育的新思路”入选全国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论文集(中国美术家协会)“时尚与传媒”入选2005“中华杯“国际服装论文集“高等职业教育形象设计专业“双证书”教学培养方案”入编《就业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双证书”教学方案汇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专著《美之圣典》(湖北美术出版社)主编形象设计系列教材《化妆设计》、《形象色彩学》、《形象色彩设计》、《形象创意设计》,《商业形象设计》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书籍目录
1 概述1.1 中国历代发型的演变1.2 西方历代发型的演变1.3 未来发型的趋势练习与思考题2 毛发基础知识2.1 毛发的结构2.2 毛发的种类及其特征2.3 毛发的性能2.4 毛发常见的生理问题练习与思考题3 发型美学原理3.1 形式美3.2 发型美的本质、特征及风格3.3 色彩美学在发型设计中的应用练习与思考题4 发型设计的方法4.1 脸型特征分析4.2 头型和身材的特征分析4.3 发型设计的原理与方法练习与思考题5 剪发5.1 洗发5.2 按摩技术5.3 剪发技术5.4 剪发操作5.5 头发分区与层次5.6 脸型与发型设计实例5.7 发型设计运用实例练习与思考题6 烫发6.1 冷烫6.2 卷发技巧6.3 特殊烫发6.4 热塑烫练习与思考题7 染发7.1 发型与色彩的关系7.2 染发原理及其操作7.3 染发色素与色度7.4 漂发练习与思考题8 晚装造型8.1 造型技巧8.2 梳理技术8.3 晚装造型练习与思考题9 美发沙龙的管理9.1 美发沙龙的商业圈9.2 美发沙龙的选址9.3 美发沙龙的设计与建造9.4 美发服务的定价9.5 美发沙龙的计划管理与物品管理练习与思考题10 发型设计欣赏10.1 前卫发型欣赏10.2 影视发型欣赏10.3 生活发型欣赏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1.1.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所流传至今的发式有玉雕人形所展示的垂髻;湖南长沙陈山大队楚墓中出土的帛画中描绘了梳椎髻的楚国妇人;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玉人,塑造了结发至顶、脑后垂辫的商代人物;洛阳金村出土的弄雀青铜女孩则梳理着分垂两边的双辫;还有安阳殷墟出土的石人,蓄长发,并将发梢拧在一起后而盘至头顶,再戴上帽箍。这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较为流行的一种发式装饰,且商代以后的部分史料亦反映出当时所流行的帽箍已经出现了装饰品和装饰纹样。这就足以说明其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带有强烈的装饰性,并进一步侧重于装饰性,成为一种发式装饰品。据考证,远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已经使用“发器”来梳理头发,其功能与当今所用的木梳相等同。这种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经济逐渐繁荣,理发技术方面的梳理工具得以进步和发展。《左传》中提到的“栉”即为梳、篦的总称。朱熹在《诗经·周颂注》里考证:“栉”,理发器也。固发工具质地的改进,促进了发型的复杂化。这时的固发工具早已不用草木棍,而改用玉簪和其他青铜金属器具了。在青铜器较为流行以后,出现了铜梳、铜笄乃至金笄等固发工具。将头发挽束于头顶或脑后,由于挽束的方式不同、部位不同,效果也不同。从此,发髻的式样开始多样化战国时期,发髻更为普及,式样更加繁多,并出现笄扎。美发工具的革新与应用,使妇女发型出现了仿羊角形态的“环髻”。“环髻”发型在梳理上较原来的“髻”复杂得多,它线条明显、动感性强,在质地美感上超越了以前的“髻”式发型。环髻从数量上看,有单环、双环、三环、多环。从部位上看,有正环、偏环。从形状上看有圆环、椭圆环等。将环数和部位、部位与形状、环数与形状等彼此交替组合,使环发髻的式样丰富多彩、变化多端。在此时期还出现了形如树枝杈的发钗,并有了整发的专门工具“栉”。梳理头发用梳,清除发垢用篦(梳齿粗而稀,篦齿细而密),这一时期,对于头发的清洁还仅仅处于“干洗”阶段,较为进步的是。
编辑推荐
《发型设计与技术》实用性较强,适用于大中专院校形象设计、服饰设计及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事形象设计行业的专业人士,也可作为形象设计师等相关职业技能培训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