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程欧阳中石,徐无闻 主编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为高等院校特别是师范院校“书法”选修课提供的教材。与其他书法著述相比,本书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全面,举凡篆隶楷行草等各种字体、颜柳欧赵等各种书体 笔墨纸砚等各种工具.执笔运笔、楷书行书的临写、各体书法的欣赏、碑帖知识、书法史、书论史、书法美学、书法创作、书法教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无不包括,供教师选讲和学生阅读,二是系统性、理论性强,它下是仅仅讲如何习字如何运笔,而是主要讲各种理论问题,讲书法各要素之间的内部联系,特别适合渴求理论指导的大学生的需要,三是不强求学生都去学“颜柳欧赵”等书体,而是实事求是,从训练学生把字写美观的最基本目的出发,教学生先学楷书的《等慈寺碑》和行书的《李思训碑》,因为这两部帖容易入手,学好后也容易向其他书体转换,由于有上述三大特点,它也适合其他读者选作自修读本。 编者另编有《书法教学参考资料》与之配套,该书精选了各种字体各种书体的古代碑帖170余件,并加简介,能使学员一览中国古代法书概貌,提高审美趣味。
书籍目录
上编 第一章 汉字书写的实用要求与艺术要求 第一节 汉字与书法 第二节 汉字书写的实用要求 第三节 汉字书写的艺术要求 第四节 出艺术于实用是汉字书写的一大特色 第二章 汉字的艺术素质 第一节 汉字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六书”是研究汉字的基础理论 第三节 以形见文是汉字的基本性质 第三章 汉字的书写工具 第一节 笔 第二节 墨 第三节 纸 第四节 砚 第五节 其他工具 附录:历代关于笔田纸砚的论著 第四章 汉字的书写 第一节 执笔 运腕与临摹 第二节 楷书 附:《答教寺碑》 第三节 行书 附:《李思训确》 第五章 楷、行书各体的欣赏与学习 第一书 楷书 第二节 小楷 第三节 行书 第六章 篆隶草书的欣赏与学习 第一节 甲骨文 第二节 金文 第三节 小篆 第四节 简帛书与隶书 第五节 草书 第六节 关于书法欣赏与学习的几个问题 第七章 书法发展概略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书法 第二节 秦代书法 第三节 权代书简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 第五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书法 第六节 宋元时期的书法 第七节 明清时期的书法 第八章 碑帖知识 第一节 碑刻 第二节 墨迹 第三节 刻帖 第九章 古代书法论著 第一节 古代书论概述 第二节 古代书论举要 第十章 书法美学述要 第一节 书法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第二节 书法艺术的审美本质 第十一章 书法创作 第一节 什么是书法创作 第二节 书法作品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表现 第三节 书法创作的形式、品式及题款、称谓 第四节 书法创作中的心理机制 第十二章 书法教学 第一节 书法教学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书法课上教学原则的运用 第三节 书法教学中的方式与方法出版后记
章节摘录
《等慈寺碑》,唐太宗贞观年间立于河南汜水(今荥阳县),今已无存,只有拓本传世。碑文为颜师古所撰,未署书家姓名。由于颜师古是初唐的大学问家,又精于书法,所以有人认为碑字也是他的手笔。碑文计32行,每行65字,楷书。其书法既有北朝《张玄墓志》、《元君墓志》等一路的风格,又有初唐楷书的一般法度,工整而秀逸,端庄而流美,雅俗可得而共赏,不愧是有继承、有创新的大家杰作。清王澍认为此碑“书法工绝,上援丁道护,下开徐季海,腴润跌宕,致有杰思”。(《舟山题跋》)杨守敬在《平碑记》中也说:“结构全法魏人,而姿态横生,劲利异常,无一弱笔,直堪与欧、虞抗行。”凡喜爱《等慈寺碑》一路风格的人,无不给以很高的评价。 选取《等慈寺碑》作为初学楷书的范本有几个好处: 第一,习字与学书能得兼之。习字是学习书法的基础,书法是习字的艺术提高。平时练字的目的无非是两个,一是为着实用,一是为了追求书法的艺术美。因此初学时最宜选取既有助于促进自己把字写得规整、明快、美观,又有利于逐步提高书法审美能力的碑帖作范本。《等慈寺碑》出自盛唐文人学士之手,其结字端正平和、疏密适中,用笔自然而便捷,没有后世所谓“落、起、走、住、叠、围、回、藏”等故弄玄虚的讲究,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结合得很好,又便于理解和摹仿的字样,最适合于初学。已有不少人的实践证明,以此碑作范本,无论是用毛笔临写还是用钢笔临写,效果都不错。 第二,便于上通下达,学习诸家楷法。从学习传统书法的角度说,不能只尊魏碑而卑唐楷,或专重唐楷而轻魏碑,而应该是上下兼顾、博取众长、融会贯通。《等慈寺碑》既有魏碑的风格,又有唐人的法度,从此碑入手打好基础,无论是往上看魏碑还是往下看唐楷,都会有“似曾相识”之感,以此碑作“参照物”,通过分析比较,就很容易发现并把握住魏碑和其他唐楷的特点,弄清它们之间的源流关系,这样学习起来也就会自由得多、自觉得多了。如果从颜柳入手直上而习魏碑,或者由魏碑入手而直下习颜柳,由于中间的“跨度”太大,从结体到用笔都会感到有一层很厚的隔膜而难于勾通。欧阳中石先生在《书法初步》中说:“《等慈寺碑》在风格上承上启下,代表了楷书从魏碑向唐楷的过渡。正因如此,学了《等慈寺碑》以后,无论再学魏碑或成熟的唐楷,都非常方便,有左右逢源之妙。”这话当为经验之谈。 第三,字迹清晰,便于临摹。此碑的刻工精细,残泐较少,多数的字清晰可鉴,书家行笔的起承转合、映带呼应,得以比较如实的体现,这就为临习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为了便于学习,下面再把《等慈寺碑》在结体和用笔方面的个性特点以及临习时应注意的问题分别作些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