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刑关系基础理论研究》目录、作者及内容简介
《民刑关系基础理论研究》目录、作者及内容简介
作者:陈航
ISBN:9787100185295
单价:98.0
币制:CNY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月:2020-10
图书分类:社会科学
分类号: D923.04
语种:中文
页数:642页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主题词:民法
读者对象:民法研究人员,刑法研究人员
目录
从许霆案看民刑关系问题的研究(代前言)
第一章 民刑关系溯源
第一节 民刑法的同源性
一、复仇:从本能到制度
二、早期的法律是侵权行为法
三、侵权行为法与犯罪法的同源性
第二节 民刑法的分离
一、公犯与私犯的划分
二、犯罪法与侵权法的分离
三、民刑法的最终分离
第三节 关于民刑法的趋近与交融
一、公私法的发展趋向概说
二、关于刑法的民法化问题
三、关于民法的刑法化问题
四、评说与展望
第四节 由民刑关系溯源引发的思考
一、“刑”先于“罪”的历史及其意蕴
二、侵权法与民法的关系及意义
三、侵犯个人法益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
第二章 民刑关系的基础理念
第一节 意思自治与罪刑法定
一、貌离而“神合”:为自由而存在
二、此消彼长:任意性与明确性的困境
三、微观探究:以非法经营罪“兜底条款”的适用为例
第二节 独立性与从属性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刑法的从属性与独立性之争
三、若干评析
四、争议案例评析
第三节 违法一元论与多元论
一、违法性问题:争论视角的置换
二、“合法的一元论”之辨
三、违法的多元论分析
第四节 形式判断与实质判断之辨
一、问题的提出
二、“民法更注重形式判断,刑法更强调实质判断”
辨析
三、民刑法的相互挤压与彼此界定
第五节 民刑法中的“一般人”观念
一、问题的提出
二、民法学基于“人性假设”的双重思考
三、刑法学关于“人性假设”的两个维度
四、民刑法人性假设问题比较
第六节 契约观念的民刑法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民刑法中“契约”的不同定位
三、弘扬“契约精神”对民刑法解释的不同影响
第七节 民刑关系的表现形式
一、民刑关系表现形式与刑法性质的界定
二、学界对民刑关系表现形式的不同解读
三、关于民刑关系表现形式的梳理与分析
第八节 民刑法的“连接通道”
一、问题的提出
二、民刑法的连接通道及其意义
三、民刑法的双向连接通道
四、对问题的回应——《合同法》第52条第5项
解析
第三章 民刑界分理论述要
第一节 公私法的划分与民刑之别
一、公私法划分的沿革
二、公私法的划分标准之争述评
三、刑法的公法属性之辨
四、公私法之别
五、公私法之别与民刑法的界分
第二节 民刑法之别的多维论证
一、部门法视角的比较分析
二、法哲学维度的回归性思考
三、法经济学视角的别样观察
第三节 民刑界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宏大叙事有余,微观分析不足
二、偏重体系性建构,忽视问题性思考
三、关注立法论建议.解释学研究乏力
四、止步于表象性归纳,实质性追问阙如
第四章 民刑界分的微观展开
第一节 行使民事权利与犯罪
一、“法不禁止即自由”:兼评许霆“插真卡、输密码”
行为的性质
二、物之处分权行使行为与贿赂犯罪
三、请求权行使行为与犯罪
四、私力救济权行使行为与犯罪
第二节 民事不法行为与犯罪
一、盗窃者对数额的认识错误及其民刑法意义
二、关于变性后再婚行为的性质界定
三、擅自变更合同履行主体的行为性质问题
四、合同诈骗罪的法益与相关民刑问题的界分
第三节 民刑法的相互挤压与彼此界定
一、立法上的“刑进民退”与司法上的“非刑即民”
二、民刑界分的难点在于合理解释与具体判断
三、民刑法的判断方向特征对具体解释的影响
第五章 民刑关联基本形态
第一节 民刑牵连
一、问题的提出
二、民刑牵连关系的界定
三、公序良俗原则及其对相关民刑牵连关系的意义
四、重婚行为与遗嘱(赠)效力的牵连关系分析
第二节 民刑竞合
一、民刑竞合的界定
二、民刑竞合关系中的行为人与责任人
三、关于民刑竞合关系中的“同一行为”
四、关于不当得利与侵占罪的关系
第三节 民刑制约
一、民刑制约关系概述
二、从“龚某盗卖其父房产案”定性之争看民刑制约
关系
三、银行催收行为与“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
四、民刑制约关系中的特殊问题
第四节 民刑冲突
一、民刑冲突关系概述
二、一起“骗保”疑案引发的民刑“冲突”问题
三、追赃与善意第三人利益的保护
四、财产刑与民事赔偿责任承担问题
第五节 民刑转换
一、一项司法解释引出的质疑
二、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的转换问题评析
三、民事赔偿与量刑情节的关系问题
四、基于量刑情节构成理论的评判
第六节 民刑混同
一、民刑混同概说
二、从中外亲告罪立法的异同看民刑混同
三、现行立法模式下亲告罪“民刑混同”范围不应
扩大
第六章 民刑关联思维及论证方法问题
第一节 民
内容简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民事法律的日趋成熟,某些行为既涉及刑事责任又牵扯复杂民事问题的情形已经越来越多,实践中累积了诸多棘手的“民刑交叉”疑难案件,迫切需要从基础理论层面提出解决方案。 《民刑关系基础理论研究》立足于民刑关系基础理论与法律实务之间的紧密联系,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司法实践中争议较大的民刑交叉疑难案件,深入、系统地论证了民、刑法乃至公、私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兼顾了实体与程序问题,可望为实践中民刑交叉案件的处理机制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简介
陈航,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武汉大学刑法学博士,德国慕尼黑大学访问学者。主持教育部规划项目《民刑关系基础理论研究》及《量刑决策中的事实评价与赋值机理》等研究课题;出版专著《刑法论证方法研究》等,在《法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