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职场路煮史问道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作者简介
吴志军,笔名煮史问道、点亮太阳,1996年毕业于湖北省鄂东职业技术学院,业余爱好读史书,动笔墨,骑车与爬山。现任浙江杭州某民营企业生产厂长。
书籍目录
上篇 管理那点事
第一章 从民企到外企的矛盾与纠结
第一节 纠结的民企
第二节 神奇的外企
第二章 台前与幕后
第一节 职场中的台前与幕后
第二节 幕后的声音
第三章 关于培训
第一节 企业内训的核心应该是教会人怎么做事
第二节 不信佛,却必须念经
第三节 润物细无声
第四章 关于绩效
第一节 最原始的绩效管理
第二节 时间绩效
第三节 绩效的困惑
第五章 也谈企业文化
第一节 车间政治
第二节 办公室气候
第三节 老板思想
第四节 市场火力
第六章 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 资源中的人力
第二节 培育领导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后五千米
第四节 画大饼
第七章 品质管理
第一节 看不破的品质“红尘”
第二节 金刚钻与瓷器活
第三节 玄幻的品质变化
第四节 优良的种子
第八章 奖与罚
第一节 其实十元奖罚的威力也很巨大
第二节 信心的逻辑,
第三节 别再强塞给上司批评的权力
第四节 批评和表扬其实都一样
第五节 放下面子,建设尊严
第九章 漫话市场
第一节 蓝色的市场梦想
第二节 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
第三节 市场从来都很俗
第四节 无处不在的矛与盾
第五节 从市场到职场
第十章 关于沟通
第十一章 神秘的重灾区——财务
【上篇结语】
下篇 职场那点理
第一章 永不阵亡的空降兵
第一节 其实你有很多的观众
第二节 起跳的那一刻
第三节 建设者之说
第二章 升职之后
第一节 亮丽的转身
第二节 协作与配合
第三节 关于三把火
第三章 其实工作的动机一直都很朴素
第一节 吃饭曾经是个头痛的问题
第二节 从职场到市场:吃饭的故事依旧精彩
第四章 职场三部曲
第一节 跟着感觉飘
第二节 跟着感觉走
第三节 跟着计划走
第四节 跟着策划走
第五节 建设一下心情
第五章 人人都需要安全感
第一节 无处不在的安全感渴求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另类内涵
第三节 公司的一草一木皆属老板
第四节 你的忠诚是老板安全感的重要来源
第五节 中层主管的安全感红线
第六章 我们的上司
第一节 其实他们原本并不特殊
第二节 接纳你的资源型领导
第三节 他们曾经辉煌过
第四节 别被表象所迷惑
第五节 领导型上司
第七章 从技术到管理的成长之路
【下篇结语】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一节资源中的人力 人力资源管理,也是一个热得烫手的话题。 我个人总是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最能体现双赢一面的一个重要管理环节。 企业推行人力资源管理,一方面是合理利用每个职员的体力与脑力资源(不含情绪资源),而不是杀鸡取卵;另一方面,是为了让企业的明天不后继乏人,至少是不一直紧张于方方面面的人才。 而企业里面的个体,是完全可以在人力资源管理这个环节或单元中被增值、被进步的。 从理论上来讲,这种双赢的局面应该是人力资源的终极追求所在。遗憾的是,还是那句话:理论和事实之间总隔着一条大河。 在谈人力资源管理之前,我们先看看财务整天都在折腾的三个表之一的《资产负债表》(另外两张表是《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资产”一栏中有那么一项“无形资产”,现在财务人员通行的做法是,直接忽略无形资产,即使能够在该栏目中见到金额,那也是专利、商标这类资产的市值。更多的企业,财务人员都在该栏目很认真地填上了一枚咸鸭蛋。 笔者认为,人力资源应该是企业最大的无形资产。 如果某企业高管,每年能为公司贡献500万元的利润,那么该高管的薪资大约会是多少?反过来,如果某企业高管,年薪50万,那么在老板(或董事会)的期望值中,该高管应该为公司贡献多少利润? 其实,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因此可以真正理解到一个基本观点:人力资源,一定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资产之一,我们理应将其纳入《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这一项。 笔者甚至期许,将来会计做账时会因为《会计法》的修订,而将这个无形资产做得与其他有形资产平起平坐,甚至远远高出其他资产。 当然,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也不容忽视,说不定哪一天,机器人大行其道了,那玩意儿猛:不吃不喝,专门干重活。但愿它将来不至于来抢我们子孙的饭碗。 的确,现代企业都意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了,但是各家企业的区别在于:是否将这项工作定位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实施了管理,还是治理;是榨干式的管理思路,还是为企业明天布局式的高端治理? 有人将人力资源管理形象地总结为“五人”——招人、选人、用人、留人、育人。 “两条腿的狗找不着,两条腿的人遍地都是”——这是某些强势老板或人力资源总监的狠话,毫无悬念,他们的思路是榨干式的:人走了就招,招进来了就使劲地用,大不了稍微多付出一点人民币。至于留人、育人,那是浮云,遥不可及的浮云。而且用着不爽了,就换。 这种思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只干一件事:拐进来,踢几脚,送出门。这种思路,注定是死路,不值得多谈,市场终将会狠狠地教训一下他们。 当然,上述情况一定是一种极端负面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更多的企业,还是在往用人、育人方向努力地实践着人力资源管理。因此,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一定可以实现企业与人才双赢。一方面,企业为自己明天的发展培育了人才,在人才方面全面或者部分地完成了布局。
编辑推荐
给企业技术人员看的不一样的管理书,管理那点事——管理上的事千头万绪,到底都是些什么事?人家怎么看待的?怎么解决的?职场那点理——如何面对空降兵?新官上任三把火怎么烧?职场三部曲?上司分几种?从技术到管理的实践者笔记,一位最具代表性的生产型民营企业青年高管的有料心声。 从技术到管理的实践者笔记作为企业管理者,再忙都要给自己留出一点时间,去整理一下亲身感受,整理一下我们的领悟。《点亮职场路:从技术到管理的实践者笔记》主要内容包括:总结了生产型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的要点与实务,具有实践指导性;剖析了职场常见不良情绪与心态的来源,并介绍了针对性的调整思路与方法;归纳了职场矛盾的根源,以及解决和避免矛盾的一些可行的操作途径与方法;介绍了职场潜在的各种机缘与机遇,并一一给予解读。 这不是通常感觉上的管理类图书,这是一本引发悟性多过灌输知识和所谓揭秘的生产型企业管理实践者笔记。简言之,这是一个草根从基层技术人员成长为职场经理人的选择性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