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笔下的经典书籍:《寒夜》作者:巴金

  巴金笔下的经典书籍:《寒夜》作者:巴金

  巴金的长篇小说《寒夜》,通过对汪文宣、曾树生等具体生命的描写,写尽了爱恨交织、哀欢流转的人性。《寒夜》这部作品与《憩园》《第四病室》一起,被合称为《人间三部曲》。

  《寒夜》是现代文学家巴金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创作于1946年底,出版于1947年。

  《寒夜》以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为背景,围绕汪文宣、曾树生、汪母之间的矛盾展开故事情节,描写自由恋爱的知识分子家庭如何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下破裂,深刻地写出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命运,揭露了病态社会的黑暗腐败,为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发出了痛苦的呼声。

  《寒夜》在心理描写、性格刻画、环境渲染等方面,都别具一格,富有新意。

  《寒夜》内容简介:

  故事发生在1944年的重庆,这个家庭有四口人。汪文宣在大学教育系念书的时候,对生活充满热情的理想,反抗精神也很强。他不顾母亲的反对,和同学曾树生恋爱、同居,随后,又怀着创办“乡村化、家庭化学堂”的远大抱负走上社会。然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社会的黑暗、生活的贫困,使他的理想在冷酷的现实中破灭。当他和家人从江南辗转到重庆时,已经饱经沧桑,变成一个安分守已、忍辱偷安的小公务员了。为了一点微薄的薪水,他抱病工作,可挣来的钱连养家糊口都不够,更不用说求医治病了,一家人只能在贫病交困中勉强度日。可妻子曾树生却不甘于过这样的生活,想要另闯一条出路。靠着自己的姿色,她在一家银行找到一个薪水较高的工作,实际上不过是供人摆布的“花瓶”,以此来补贴家用,供儿子上“贵族学堂"。

  汪母出身书香门第,原是昆明的“才女”,为了儿子,她甘愿让自己降到“二等老妈子”的地位,替儿子操持家务。矛盾在婆媳之间出现了:母亲觉得媳妇夺走了儿子对她的爱,于是总是挑媳妇的毛病,尤其看不惯媳妇当了“花瓶”后的生活方式,并且还以他们“没有正式结婚”来奚落儿媳。

  曾树生很同情丈夫,也并不甘心做“花瓶”,她几次想离开银行,和丈夫一起去搞教育工作,可又舍不得抛弃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也不愿儿子因贫困而低人一等。同时,家庭气氛的寂寞,尤其是婆母的冷言冷语使她不能忍受,她终于跟着她的上司陈主任——一个比她年轻、有权势的人到兰州去了。虽然她离开了家,可仍然惦念着丈夫和儿子,按时给家里寄钱。抗战一胜利,曾树生马上赶回来看望丈夫和儿子,没想到,丈夫已死于贫病,儿子也随婆母回了老家,自己在重庆的街上也不知道去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