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读的书籍“豹走天涯”人文·探险系列丛书
高考必读的书籍“豹走天涯”人文·探险系列丛书
登山是一项极具冒险精神而且危险性相当高的运动,风险是这项活动的重要组成要素,没有危险,登山就不能与其他众多娱乐活动区分开来。挑战生死的奥秘和纵览难得一见的瑰美景色也总是吸引着热爱自然的人们,能站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上,更是所有登山者的梦想。于是作者来到了哈巴雪山,来到了这座实践的学校,来到了这个探险家的摇篮,在这里进行最基本的学习,并从这里获得了勇气和力量。从哈巴雪山(5396米)到慕士塔格峰(7546米)再到卓奥友峰(8201米),最后,作者终于自豪地站到了世界巅峰——珠穆朗玛峰上(8844米)。本书是作者攀登几大山峰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豹走天涯”人文·探险系列丛书之《攀登系列套装》将《梦想启程》、《颠峰见证》、《极限挑战》三本作为合集出版,是一套关于攀登的系列书籍,限量出版1000册。
走近金飞豹 感受真英雄
——豹走天涯•攀登三部曲策划、编辑手记
吴 垠
2010年3月,在一次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座谈会上,金飞豹谈到的关于文化创意的策划理念引起了我兴趣,我开始关注他的事业、了解他的经历。在大量阅读了媒体的报道和金飞豹本人在探险过程中记录的见闻和感悟之后,我兴奋了——此人不仅是一位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的著名探险家,而且还是一位颇具社会责任感的文化活动高级策划师——他不仅成功策划并组织实施了清洁珠峰的大型环保公益活动,而且成功策划并实现了首次将奥运五环旗帜带到七大洲最高峰和南北极点展示的极限探险活动!探险文化的最高境界是把个人英雄主义的超越行为与社会文化活动和公益活动结合起来,带动和影响人们积极健康的思维和行动,为人类自身更有质量的生存与发展,为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地共存与共荣,去探索,去实践。我感到,金飞豹对探险精神的文化诠释——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自我,应该成为社会发展和企业进步的文化精神和不竭动力,以及他因探险而发生的种种奇遇——不断演绎的生命传奇,不断感受的天地大美,不断结缘的朋友兄弟,不断追逐的人生榜样,不断体会的灵魂嬗变……正是出版物的绵绵资源。
金飞豹,这个脚步不停地追寻梦想的探险家,涉猎的领域颇多,比如登山,比如徒步穿越、自行车骑行穿越,比如马拉松跑步,比如太空探险训练,等等,在不同领域的探险活动中,他都有所收获,有所悟到。并且,他还通过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的经历的分享,丰富着、推广着、普及着、创新着探险文化,同时也感染着、带动着、激励着无数有梦想而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实现梦想的人们。所以,我认为,跟随他的脚步,将其经历、见闻、感悟以书系形式整理,围绕着“探险、传奇、励志”的文化主题分类编辑,一定可以为出版提供一批探险传奇和心灵励志的优良作品!我将此想法与飞豹先生认真做了阐述,有幸得到了他的认同与首肯,于是我开始着手梳理、编辑他的文稿。最先提到日程的,自然是飞豹因追梦而起步的登山系列。
金飞豹的登山经历很是丰富,大大小小的山峰他牵手不少,用他的话说,一山一世界,每登一座山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收获不同的经历。但如果我顺着这些经历编辑书稿,就出版而言则不是最好的选择。
在飞豹的登山经历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7+2”极限探险的成功。
“7+2”指的是攀登七大洲最高峰,且徒步到达南北极点的极限探险活动。七大洲的最高峰指的是:珠穆朗玛峰(亚洲,8844.43米),阿空加瓜峰(南美洲,6964米),麦金利峰(北美洲,6193米),乞力马扎罗峰(非洲,5895米),厄尔布鲁士峰(欧洲,5642米),文森峰(南极洲,4897米),查亚峰(大洋州,5030米),科休斯科峰(澳大利亚山脉主峰,2228米)。由于地理界线分类的历史原因,科休斯科峰和查亚峰其中任何一座都可以视为大洋洲的最高峰。查亚峰处在印度尼西亚同巴布亚新几内亚交界的位置,由于政局不稳定,近些年这座山被封闭,不对登山、旅行者开放。所以现在登山者一般选择科休斯科峰作为大洋洲最高峰来攀登。
探险者提出“7+2”这一概念的意义在于:这九个点代表的是地球上各个坐标系的极点,是全部的极限点的概念,代表着极限探险的最高境界。
1997年,俄罗斯探险家konyukhov Fedor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7+2”探险的人。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约有20人完成此项探险,金飞豹是第11位,而且是其中用最短的时间(18个月零24天)完成此项探险活动的人,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登完七大洲八座最高山峰,且徒步到达南北极点的第一人。
对于攀登七大洲最高峰而言,攀登难度最大的是珠穆朗玛峰。珠峰的难度在于高海拔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危险。在攀登珠峰之前须有几座六七千米山峰的攀登经历,必须具备一定的高海拔适应能力和攀登实力。珠峰攀登的成功,使金飞豹不仅提升了攀峰探险的技能,完成了从登山玩友到探险家、登山英雄的转变,而且一步步实现着一个追逐人生梦想的普通人的灵魂嬗变——从期望征服颠峰到敬畏自然、亲近自然、融入自然,到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攀升——珠峰,成就了金飞豹探险家的英雄梦,同时,也让金飞豹由此开启了生命的新起点!
围绕着金飞豹“7+2”的极限探险经历,我们拟定了攀登三部曲的内容:
一、《探险家的摇篮》:内容包括攀登珠峰之前的三级进阶——攀登哈巴雪山(云南,5396米),虽然攀登难度不算大,但这座雪山却有着与其它高海拔雪山相同的地形地貌:有碎石坡,有冰雪混合地带,有陡峭的冰坡,还有为数不多的几条冰裂缝。哈巴顶峰具有众多山峰无法比拟的最佳形状,终年冰封雪冻,峰顶陡峭高耸,所以,它是登山家梦想起程的一所极佳的学校;
攀登慕士塔格峰(新疆,7546米),该峰终年积雪,冰雪平均厚度达一二百米,有十余条冰川在峰体下的峡谷之中倾泄而下,山峰北边和东边十分险峻,无法攀登,山峰西边坡势平缓,绝大多数登山者都沿此路线攀登。慕士塔格峰适合于有一定登山经验的登山者攀登,大多数前来登山的队员都希望通过攀登这座名山提升自己的登山高度;
攀登卓奥友峰(西藏,8201米,位居14座8000米级山峰第六),该峰有五条山脊,北坡西山脊是传统攀登路线。由于冰川和恶劣气候的影响,攀登极为不易,据资料记载,登顶此峰的死亡率是2%。1951年以前没有人攀上过此峰,1952至1964年先后十余年,有英国、奥地利、法国、印度、西德等国家的登山家们,从加德满都出发,沿兰巴冰川向北攀登过这座山峰,其中奥地利、印度和西德的登山队获得成功。
这三级台阶的攀登,锻炼的是探险者的耐力、意志力、勇气和坚持力;收获的是经验、智慧和登山者眼界的开阔与境界的提升。
珠峰归来后攀登希夏邦马峰(西藏,8012米),这是唯一一座完全处在中国境内的8000米级山峰,海拔高度位于第十四位,但攀登难度远超珠峰,位列第八。金飞豹及其队友登顶此山之前,国内尚无民间成功登顶的记录。攀登希夏邦马峰,金飞豹及其队友在纪念北大“山鹰社”罹难的英雄们的同时,深刻阐述了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用勇气和智慧科学登山的探险精神。
一直感觉《探险家的摇篮》这个书名不很理想,后来在编辑小组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可以更名为《梦想启程》。的确,这个书名契合了作者“登山是行走的梦,登上了眼前的山峰,才能看到更高远的存在。这样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运动,一旦开始,就无法停下脚步”的登山文化阐释。这个书名改得好!
二、《颠峰见证》内容集中反映金飞豹、金飞彪兄弟代表昆明这座英雄城市和600万市民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壮举。
登山是很多人向往的一种极限运动,随着海拔的增高,眼界不断开阔,而登顶的那一瞬间,视线所能达到的地方不再有任何阻碍。对于金飞豹来说,这是一种具有英雄主义色彩的情愫。珠穆朗玛峰,这座世界最高的山峰,金飞豹一直渴望能够站在它的顶峰遥望世界。1996年,他曾发起过一场清洁珠峰的环保活动,当时站在珠峰脚下,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带上家乡父老的愿望,与珠峰来一次真正的亲密接触!在金飞豹看来,探险活动不是仅属于个人的行为,它应该、也可能上升到企业或社会层面上,增加社会的亲和力,扩大社会的参与性。他把探险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把探险精神提升为一种全社会都需要的自我超越精神,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和企业把这种敢于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作为个人和企业发展的精神源泉和动力。为此,他策划了“昆明精神•颠峰见证”的攀登活动,得到了市委领导的赞赏,市政府与企业出资支持这兄弟俩代表昆明这座城市去实现巅峰攀登的豪情壮志。昆明的媒体,昆明的老百姓、金氏兄弟的亲人和朋友,也都无不关注、关怀和期待着他们此行的结果。这种巨大的后盾力量,让这兄弟俩肩负起了神圣的社会责任。
在登顶途中,金飞豹在 “中国梯”这道坎上受到阻隔,被悬挂在冰壁上,试了几次都跃不上去,眼看着登顶的希望就要落空,一阵阵的沮丧猛烈地袭击着他,就连一直看好他的向导此时也劝他放弃登顶下撤保安全。正是一种做人的尊严,一份对600万市民期盼的承诺,让金飞豹拼尽全力在不可能处实现了可能,用合着汗水和泪水的超越捍卫了昆明精神,捍卫了探险家精神!
书中还有不少动人心魄的、惊险传奇的片断描写,如金飞彪在登顶珠峰后下撤途中遭遇到危险的滑坠;榜样王石亲临珠峰声援飞豹,并向西藏盲童学校捐赠善款,身体力行支持公益事业;金氏兄弟在母亲节当天站在世界屋脊向亲爱的妈妈献上的厚礼;下撤途中飞豹因体力不支差点与逝去的英雄做伴;珠峰之行带给金飞豹的种种感悟……
珠峰归来,社会赋予了金飞豹一个新的称号——“登山英雄”,但金飞豹得到更多的,却是自己心灵的升华。他清楚地知道,登顶珠峰,他越过去的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的高度,更是一个精神的高度,珠峰在他心中已不再是一座高耸入云、无法企及的巅峰,而是一把可用以衡量一切困难的尺子。在行走世界的路途中,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可以从容面对,因为在他看来,这些困难在珠峰这把尺子面前都变得微不足道了。
三、《极限挑战》。本书的内容包括除亚洲珠峰之外的其他六大洲最高峰的攀登和徒步南北极点的经历。
在离开中国,离开亚洲,前往世界其他洲进行攀峰和徒步探险的过程中,金飞豹已经不只是代表着昆明人、云南人,而是代表着中国人去挑战极限、超越自己。此行的探险,金飞豹经历过难挨的低温、孤寂的等待、地下式的化妆攀登、掉入北极冰裂缝险些丧命,体验过“阿尔卑斯式”的自助登山和真正如履薄冰的徒步,遭遇过雪崩,感受过国外登山教练的魔鬼训练,见识过国外登山家的壮志豪情,以及国外登山管理的环保、科学制度……这一切的经历让他进一步体会到心中有梦想,行动有目标,身后有支持的底气,体会到探险精神的博大精深。他希望通过自己行走世界的经历和感悟,不断从多个角度、多种层面诠释探险文化,唤起人们发掘自己、雕凿自己,追逐梦想、挑战人生的勇气,举起希望的火炬,积极主动寻找成就自己生命辉煌的途径。
金飞豹的可贵,在于他对生命成长的主动设计,在于他对人生感悟的积极分享。金飞豹的成就得益于自己的实践,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传授,帮助更多的人点燃梦想、实现梦想。他的登山探险见识广博,经历记录情感真诚,语言表达流畅,叙述风格朴实。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一个个心中有梦的普通人因为追逐梦想而改变自己,从而让生命在奇遇中不断绽放出耀眼的光彩;感受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不断挑战自己的超越中展现出来的勇气、豪气、志气,胸襟、视野、责任,以及智慧、尊严和大爱。例如中国地产界的翘楚王石,生物医学科学家汪建,特警出身的云南地产企业精英李捷,不让须眉的巾帼女杰宁婷、芷君、白雪,勇敢智慧的尼玛校长,吃苦耐劳、经验丰富的高山向导,勇于付出不求回报的队魂人物金飞彪,从容、无畏、年过七旬的外国登山家,不减当年锐气和骄傲的勇敢执着的假肢登山家迈克尔,坚持指导和督促探险队员用密封环保袋收集生活垃圾和排泄物的向导大卫,实现徒步极地的疯狂老外,以及像兄长一样长期关注、关怀着飞豹,并始终给他以信任、支持与信心的阎堃先生……这些生动的故事揭开了英雄们身上神秘的面纱——原来,从平凡到不平凡,从普通到杰出,只需要学会坚持做对的事情,并用正确的方法去做!
金飞豹还有不少对人类伙伴的描写也令人感慨。例如负重行走的雪山之舟牦牛,忠实守候营地的狗狗,巧争食物的乌鸦,冰原上的雪橇狗,即使冻僵也不愿分离的北极爱情鸟……这天地间的生物以它们的生存方式不断给人类提供忠诚、智慧、勇敢和爱的启示。
“7+2”极限探险归来,金飞豹用自己的经历进一步诠释了探险文化,他将过去多属于个人英雄主义行为的探险活动赋予了社会参与、公益行动的意义。虽然,金飞豹的经历不是人人都可以模仿、都能够做到的,但是他通过自己的行动告诉了世人一个事实:18个月零24天,不算短的一段时间,什么都不做的话,时间转眼间也就过去了,但如果集中精力去过好这18个月,就有可能完成人生中的一个目标或是实现一次对自我的突破。如果将时间放大到18年,在这18年中不断坚持挑战自己、突破自己、超越自己,那么,18年之后,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能在他所坚持行动的领域成为一个世界瞩目的人。所以,金飞豹非常珍惜梦想,并且不断主动去发掘和点燃内心的梦想,不予余力地努力追求实现梦想,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学习而且应该学习的。因为拥有梦想,并带着梦想启程的生命才真正是鲜活的生命,有价值的生命。
宝贵的文化财富应该贡献给社会。把挑战自己,不断超越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提升到社会的层面,让人们自觉地认识它、认同它,让它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的思想和行动,正是出版者的责任和义务。作为支撑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的立梯和文化传播与文化普及的卧桥的出版文化人,应该格外尊重和珍惜那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影响力的作者,并把他们的作品作为自己的品牌产品来发掘,来打造,来推广。很有幸,这些见解得到了云南人民出版社刘大伟社长的认同,经过李银和副社长组织的编辑小组的共同努力,一套用观念与境界影响社会,用有形的持续行动坚持追梦,改变自己、塑造自己、创造奇迹的心灵励志类图书倾情奉献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