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式传播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病毒式传播?病毒式传播的八种方式及病毒式传播营销的方
病毒式传播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病毒式传播?病毒式传播的八种方式及病毒式传播营销的方法
病毒营销(Viral Marketing)是指通过类似病理方面和计算机方面的病毒传播方式,即自我复制的病毒式的传播过程,利用已有的社交网络去提升品牌知名度或者达到其他的市场营销目的。病毒式营销是由信息源开始,再依靠用户自发的口碑宣传,达到一种快速滚雪球式的传播效果。它描述的是一种信息传递战略,经济学上称之为病毒式营销,因为这种战略像病毒一样,利用快速复制的方式将信息传向数以千计,数以百计的受众。
病毒式传播,又名"精神病毒",英文里写做viral/virality,那些通过十传百,百传千而不是通过公众媒体或者其他一些主流新闻媒体传播的事物。我们称这种通过个人传播的过程称为"结构性病毒式传播"(structural virality)。通常用来形容自草根发布的、一般人不会认为它会流行起来的东西,通常作为"流行"的一个同义词。
病毒式传播现象还有很多其他特点,比如传播速度快、不可预知性,不过这些没有包含在定义中。
想想Facebook、LinkedIn、Youtube、Dropbox和Skype都有什么共同点?除了都非常成功之外,或许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在快速增长过程中运用很有效的病毒式营销了。
至于这些公司是怎么做到的,来看看下面这八种方式吧。
1、天生的传播特性(Inherent virality)
这是最原始的一种病毒式传播,可以称得上是口碑效应。简单说就是如果你的产品足够好,自然会将你的用户转变为“传播者”。虽然刚开始这种传播效果并不明显,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爆炸性的增长,Skype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当然这种方式效果最好,但也较难实现。
2、协同效应传播(Collaboration virality)
这种传播是指虽然一个产品对单独一个用户来说是有价值的,但如果他推荐使用该产品的用户越多,这个产品对他来说产生的价值就会越大,那么使用者就会形成病毒式传播。比如Dropbox,你虽然可以用Dropbox存储文件,但如果可以和其他人共享文件,Dropbox就会给你带来更大的价值。
3、沟通效应传播(Communication virality)
这种情况一般会在交流工具中出现。通过某种交流工具(比如邮件),某个名称经常会在交流过程中出现,久而久之人们就会记住这个品牌。比如使用某种工具定期、群发、设定对象的发送邮件或微博时,人们收到的内容最后经常会有“由xx工具发送”类似的标注,这样人们就会不经意的记住这个产品。这也是一种病毒式传播,就像你经常会在别人的微博下看到“来自FaWave”、“来自36氪”一样。
4、激励效应传播(Incentivized virality)
这个其实很简单。比如你在一个网站上邀请了其他人加入进来的时候,系统会给你相应的奖励,就像Dropbox会给你增加空间、某些游戏会给你发放金币一样。这种策略虽然很简单,但屡试不爽,只要你不搞得原用户对此感到恶心就行。
5、可植入性传播(Embeddable virality)
这种病毒式营销非常适合内容性网站,比如以文章、视频、资料等为主要内容的网站。在这些内容里面,原创者会把原创信息植入进去,这样无论这些内容怎样传播,原创信息都会被用户看到。这看起来像是“软文”,但其实并不是软文。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现在已经泛滥的“视频广告”,前面来一段感天动地、制作精良的短篇,最后来了个毫不相干的品牌名称(当然,有一些广告还是有关联的)。
6、签名式传播(Signature virality)
顾名思义,就是在传播本体最后加上一个签名。最常见的比如你做在线调查,最后生成调查报告时,通常会有一句“来自xxx调查网站”。或者当你看到信息图的时候,最后都会有一个“本信息图汉化来自36氪”的小图标。
7、社交化传播(Social virality)
这种传播依附现有的社交网络,当用户使用该产品的时候,社交网络会将相关信息显性或隐性地传播给其他用户。比如美国最大的社交网络游戏商Zynga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当你在玩某一游戏时,其他好友就会收到你正在玩这个游戏的信息,这样吸引新用户的速度就会变得更快。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网站会通过Facebook、微博等社交网络来授权注册账户。
8、话题性传播(Pure word of mouth virality)
注意,这不是单纯的口碑效应。当然,这里面有一些口碑效应的因素,但不全是。话题性传播是指人们愿意讨论这款产品或和这款产品相关的事件。比如你的产品确实很酷,或者出现了一个很值得人们讨论的话题,人们在讨论中便会记住你的产品或相关信息。但这种效果很难量化,因为如果话题只是该产品创始人的八卦信息的话,很难知道有多少人会因为这个八卦信息而使用你的产品。最后要注意的是,话题有好有坏。如果你制造的是反面话题的话,那就不是病毒式营销了,而是公关危机了。
说完了上面这八种病毒式传播的方式,那我们该如何量化它呢?最懒最聪明的建议就是——不要去量化它。
但如果你真想计算这种传播的效果的话,首先你要知道一个值:“病毒系数”(Virality Coefficient)。一般了解病毒式营销的人都会知道,当病毒系数 >1时,才是真正的病毒式传播,因为这样的结果是你的用户数量会呈现指数性增长。
除了“病毒系数”外,很多人往往会忽略另一个重要的因素:“传播周期”(the cycle time),即一个用户完成一次病毒式传播的时间。因为即是病毒系数都是1.5,如果传播周期分别是1天和2天的话,未来也会出现巨大的差别。
看看右边Matrix Ventures的David Skok给出的公式,你或许就该知道如何计算它了。图中的K就是“病毒系数”,ct就是“传播周期”。
病毒式传播营销的方法
病毒式网站推广是利用网友在网络上自发传播的网络营销推广方式,而有些不了解的人错误认为是病毒木马的推广。通过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传播,让效果成几何倍的增长,是网站推广中比较常见的推广方法。病毒式网站推广中有这三个要素,传播体,传播对象,传播途径。
病毒式网站推广的传播体
在病毒式网站推广之前,先要寻找好的传播体素材或服务。下面列几个比较常见的传播体。
1、免费类
免费的资源在无论何时都会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自发的传播,如免费的邮箱,免费的空间,免费的域名,免费的软件,免费的程序等,这种免费也分全免费,半免费,试用。
2、祝福类
在每次节日到来的时候,节日祝福类都会进入百度的风云榜,可以做一些常见的祝福页面,或可以生成姓名和祝福话语的页面。
3、测试类
有一些常见的各种有趣的测试页面,这些可以让许多网友乐于传播测试。
4、争议性
有争议性的话题更会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讨论,这样会使传播的更快。
5、查询类
查询是大家最常用的免费服务,如天气预报查询,手机号码查询等,网站的pr查询等,有许多网站也把这些常见的查询生成了代码,让其它网站也可以利用这个查询。
6、邀请类
这种人为制造求大于供也是一种病毒式营销,gmail开始也是采用的这种方法。
7、句子类
一些经典话语,有趣的笑话,搞笑的文字,这些也是比较易于传播的。
8、资料类
电子书和图片资料这些都是大家常见的病毒式网站推广的载体,电子书可以提供给大家免费下载,易于长久保留,像一些有趣的图片打上水印,也是不错的传播体。
9、签名类
qq和msn的签名,及头像,论坛或博客的其它web2.0类的相关网站的签名和头像。
10、贺卡
电子贺卡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传播体,通过用户之间的互相转发,让贺卡在众多网友之间传播。
11、视频类
有趣的或引起大家关注的视频也会让大家迅速的互相的转发传播。
1、病毒营销的优势
1)费用低廉
利用互联网便利的互动传播特性,制定一套合理的营销方案与传播亮点(能吸引大众进行口碑传播的亮点),并借用诸如“门户网论坛/email/qq”等形式,让信息广泛传播开来。如果运作恰当,甚至是不花一分钱宣传费,就能传播数百万人。
2)传播高效
许多门户网/email/qq等互联网工具,都是颇具人气的,利用这些工具,能迅速让信息广泛传播开来。
3)自愿传播
在病毒式营销中,信息传播者,往往是信息受利者。比如腾讯qq,你一个人没办法用,你只能让更多的朋友知道这个产品,并与你一起使用这个产品,你才能最大化利用这个产品。所以,信息受利者会毫无怨言地帮助商家传播信息。呵呵,貌似双赢哦……
2.病毒营销的缺点
1)违反公众道德
比如,许多“恶意”的祝福信息,就是利用病毒式营销进行传播的。像什么“给妈妈的祝福,看到后如不转发,xx日内母亲必出事。。”等等,这些显然与公众道德的相背离的。
2)各类负面效应,尤其会广泛传播。
比如,一些行业内幕,一但被公布于互联网,会迅速蔓延,影响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3)误导公众
一些信息,往往会利用公众的某些心理,将错误或负面信息传播开来。比如,如今许多年轻人知道“xx”明星的xx隐私,而不知道我国的历史文化名人是何人。有时,部分不良信息确实会误导那些没有树立正确观念的社会大众。
1)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免费享用有价值有特色的服务或产品)
2)提供无须努力地向他人传递信息的方式,即让传播更加方便快捷
3)信息传递范围很容易从小向很大规模扩散;
4)利用公共的积极性和行为;
5)利用现有的通信网路;
6)利用别人的资源
只有深刻的了解病毒式传播的特点,抓住用户的需求点,制造噱头和轰动效应,这样病毒营销的效果将大大加强。